2010年5月15日星期六

別讓靈魂跟不上我們的腳步

今天看到一個女記者結束生命的事,感慨良多。



去年,我的一個朋友也選擇了結束生命,他是清華大學的博士,

年輕,而且一畢業就進入了非常好的公司工作,妻子在讀心理學博士。

從我的角度看,實在不知道能有什麼想不開,

但他的病歷明確地告訴大家,他有很嚴重的憂鬱症。

但像我這樣的庸人,往往會看還有比我更不如意的,

然後就心滿意足地洗洗睡了,而對自己的理想很堅持的人,

要不就繼續與現實衝撞下去,要不就選擇結束生命。



其實,不時地有朋友發信過來,

叫我注意生活與事業的平衡,也就是 BALANCED LIFE。

如果每天工作14小時、回家跟親人說不上幾句話,你覺得生活平衡嗎?

好在我不是這樣。



我一直覺得業餘時間在家陪親人散步、看電視、給親人做飯等是最大的享受,因此覺得自己的生活還是平衡的。

但前天我讀MBA時候的同學發來的信還是叫我感慨不已:



一個著名的寺院裡住著一位非常有道行的道長。

他每天都要在傍晚6時去餵他的狗。

狗的名字很奇怪,叫做"放下"。

每到日落時分, 靜修道長就為"放下"送飯了,嘴一邊呼喚著 : "放下!放下!"

小弟子覺得很奇怪,就問道長:"為什麼要給狗起這個奇怪的名字,

人家的狗都叫阿黃、來福什麼的,為什麼您的狗叫'放下'?

靜修道長不語,讓他們自己去悟。

小弟子就觀察老道長,終於發現:

每天當道長餵完狗後,就不再讀經書,到院中打打太極拳,散散步。

小弟子到道長面前,訴說了他們觀察的收穫,

老道長微笑地點點頭說:你們終於明白了。

其實我在叫狗的時候,其實也是叫自己'放下',讓自己放下許多事情。

因為人們不可能在一天內做完所有的事情,

你只要將一天中最很重要的事情做完就已足夠了。



在人們越來越習慣動輒高呼殘酷競爭時,其實學會"放下"的意義就越大。

正彷彿當你自覺遭遇滅頂挫折時,不妨手搭涼棚,

你一定會發現:天並不會塌下來。

這並不是不求上進,恰恰在於懂得放下的,才最終會贏;

而整日忙碌不休的人,收穫的往往只是焦慮和疲憊。



就在今天,在我看到這位女記者的事情之前,我又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支西方的考察隊深入非洲腹地考察,

請了當地部落的土著人做背伕和嚮導,由於時間緊,需趕路,

而這些土著人很吃苦耐勞,背著幾十公斤的裝備物資依然健步如飛,

一連三天考察隊都很順利地按計劃行進,大家都很開心。

可是第四天早上,考察隊準備出發的時候,

土著人們都在休息不走了,好說歹說就是不願出發。

隊員們很奇怪,這幾天大家相處得很好啊,

是不小心觸犯了他們還是要坐地加錢?

這時,土著人的頭領解釋道,

按照他們的傳統,如果連續三天趕路,第四天必須停下來休息一天,

以免我們的靈魂趕不上我們的腳步。



這個現代人也許看來很難理解的解釋,讓我很受觸動。

我們的生活太忙碌了,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讓我們日復一日地在趕路,

以至於我們很少停下來思考一下,就不斷地被很多東西推著走,

或者追逐著眼前的東西而去,

而我們的靈魂早已落後在我們匆匆趕路的身影後面無影無蹤。

沒有了自己我們的生活就交給了外物去控制。

又到了一周,我們是不是也放緩腳步,等一等我們的靈魂?



~~~忙~~~

如同… ”心” 已 “亡”

也如同….一個人沒了靈魂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0年5月14日星期五

你的心靈圍牆有多高

你的心靈圍牆有多高心理學上認為,人際關係就像是一座無形迷宮,雖然看似複雜曲折,但仍然有跡可循。生活決定每天要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你的心靈是築起圍牆以防被傷害,還是用赤裸的心去對待每件事情呢?進來檢測下,人際交往中你為自己搭建了多高的圍牆。
  
1.某天,你中了一個挑戰旅遊獎,來到了一座迷宮面前……你看到迷宮周圍的環境是:
·一片香花異草開放,陽光明媚——3
·濃濃的黑霧包圍著,烏雲密布——2

2.你看到,要達到迷宮還必須經過:
·一個險要的懸崖——3
·一條深淺莫測的河流——4

3.通向迷宮的唯一工具是:
·一個缺了許多木板的吊橋——4
·一個簡易拼搭的獨木橋——5

4.好不容易終于抵達了迷宮門口,隱隱約約看到懸著一塊掉了漆的木板,上面寫著:
·迷失的人在這迷失,相逢的人在這相逢——5
·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6

5.于是,直覺告訴你:
·你終會被困在這里——7
·你會在這遇見想見的人——6

6.如果允許你帶一個同伴,你會選擇:
·家人或者朋友——7
·一個陌生人——8

7.可是你還是按照規則獨自探索,一開始,你會選擇:
·向右拐——8
·向左拐——9

8.你看到了一道奇怪的光,你會:
·順著光的方向走——9
·按照自己的既定路線走——10

9.在途中,你看到一隻腳步受傷的小貓蜷縮在角落,奄奄一息,這時候你會:
·為它療傷,帶著它上路——11
·不管它,繼續趕路——13

10.這只可憐的小貓為你的行程溫暖了不少,可你發現它常常在午夜時分不知所蹤,你會怎麼做:
·裝睡,然後偷偷觀察——11
·可能是貓的習性,並不很在意——12

11.走了一大段路,你沮喪地發現自己來到了:
·曾經走過N次的地方——12
·又一個死角——13
·入口——D

12.在迷宮里呆了幾天,你還是找不到出路,你覺得:
·很害怕,認為自己就快瘋了——13
·雖然擔心,但相信一定能找到出路——14

13.在你準備發信號彈求救的時候,正好遇到一個神經兮兮的流浪漢,他說能幫你找到出口,但是你必須聽他唱歌並且由衷贊美他的歌喉,你會怎麼做?
·先按他說的做看看——15
·看他像是走不出去瘋了,還是發信號彈安全——14

14.被困在這個地方不能出去,你認為自己欠缺了什麼?
·智力——A
·運氣——B
·意志力——D

15.如果還有重新遊歷的機會,你還會來嗎?
·是——E
·否——C




解答:





A. 你是一個心靈無設防的人,平生沒有什麼大志,也沒有什麼企圖心。在與人交流的時候,你總是全身心地付出,讓人一眼就看穿你的真心,雖然給人平凡的印象,卻沒有煩惱壓力。可是這樣單純的你也容易被城府較深的人利用,因此,雖然沒有害人之心,但在這個社會里,防人之心卻是能夠保護你的工具。

B.你的心靈幾乎不設防,平常做事有點粗枝大葉的你是一個崇尚心靈自由的人,與人交流的時候大部分只顧自己一吐為快。抱著得過且過的生活態度,你的生活雖然看上去無比輕鬆愜意,但是卻藏著許多隱患。因此,你需要多為日後打算,把目光放長遠。

C. 你是一個心靈半設防的人,你有著寬大的心胸,總是助人為樂,願意幫助朋友擺脫困境,對任何事情都抱著以和為貴的態度。但是,對于自己的某些問題,你總是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有封閉內心的傾向,不願意向人訴說,讓人覺得神秘兮兮。不妨多和知心好友聊天,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放開自己的胸懷吧!

D. 你的心靈防線建築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之下,對于外界的是非,經過這道防線的過濾,能讓你看的比誰都清楚。你是一個思路極細的人,對于身邊的事物都能有良好的安排,因為有計劃,因此大部分事情都在你的掌握之中,雖說不上城府極深,但對于複雜的人際關係卻能處理的很好,如魚得水。

E.你在自己的心附近築起了高高的城牆,甚至還掛著“生人勿近”的危險警告牌。因為你對事物的觀察異常敏銳,更能看透人心,所以你擔心自己的內心輕易被人看穿,總是做一些事或者說一些話來混淆別人的目光。在圍牆里呆久了,小心影響心靈的健康哦,雖然不可以在短時間內卸下這道牆,但是何不在牆上開些小洞,讓心透透氣呢!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0年5月13日星期四

看看你古時候的地位

個英文字母,對照代碼

例如:林小晨=L S C

***從姓氏開始找,再往下找名字
如果只有兩個字,就先從"姓氏"找起,再往下找兩個名字,複姓者在姓氏中取兩字

代碼如下:

姓氏
A:曹魏 B:東吳 C:蜀漢 D:土番 E:大秦 F:大金 G:大明 H:鮮卑
I:元代 J:晚清 K:西周 L:趙國 M:大遼 N:西夏 O:大宋 P:中山國
Q:東普 R:羌族 S:明國 T:齊國 U:氐族 V:代國 W:大理 X:冉魏
Y:南唐 Z:蒙古

中字
A:陰損 B:絕頂 C:猥鎖 D:豪門 E:白痴 F:天才 G:狗屎 H:無敵
I:兇猛 J:英勇 K:狗頭 L:無雙 M:飯桶 N:變態 O:陰暗 P:嗜血
Q:曠世 R:膿包 S:血手 T:淫亂 U:妙手 V:噁心 W:暴力 X:壞鬼
Y:粗曠 Z:逍遙

尾字
A:道士 B:和尚 C:財主 D:屠夫 E:馬夫 F:嬪妃 G:小兵 H:刀客
I:仙人 J:衛士 K:農夫 L:將軍 M:教頭 N:書生 O:乞丐 P:皇帝
Q:丞相 R:狗腿 S:佳人 T:土匪 U:先知 V:隱者 W:老鴇 X:詩人
Y:名妓 Z:名士

...............................................................................................

小格自己的名字是L-L-L所以是趙國無雙將軍。
轉自論壇~本來想標明在星藝玄學的可是又覺得很搞笑~來玩玩看吧~
看你的名字配搭出來是什么 :)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0年5月12日星期三

心中的佛光

在自己心情最沮喪消沉的一段日子,偶然看到一則禪宗故事,看後心情豁然開朗,止不住自言一句––原來生活可以如此簡單過。

有一個老和尚在垂暮之年,他想把自己的衣缽傳給一個弟子。

可他的眾多弟子中有三人悟禪極深,老和尚一時難以擇誰為傳人。

一個暮色蒼茫的傍晚,老和尚猜到自己的壽命將止,該到他決定繼承人的時候了。

他叫來三個弟子,吩咐他們出去各買一樣東西,看誰買的東西既便宜又能塞滿禪房。

老和尚給了弟子們各人一枚銅錢後,有兩個單子出去了,可是另外一個弟子卻端坐在老和尚身邊打禪,沒有行動。

不久,有一個弟子回來了。他告訴老和尚,他已買來了幾車的乾草,足可以添滿禪房了。

老和尚聽後,搖頭蹙眉,非常失望。

接著,另一個弟子也回來了。只見他從袖子中取出一支蠟燭,然後把蠟燭點燃。老和尚見狀,口念「阿彌陀佛」,臉上露出了非常滿意的神色。

這時,老和尚把目光盯向了他身旁的弟子。

只見那弟子起身,將銅錢還給老尚,雙手合十說:「師父,我買的東西就來了!」說完他吹熄蠟燭,禪房一片黑暗,那弟子將手指向門外說:「師父請看,弟子買的東西已經來了––」師徒背向門外望去,只見東半邊天上,一輪滿月剎那間從地平線上躍出,冉冉上升。金色的月光照進禪房,禪房裡灑滿光輝,一片通明。

老和尚警訝得半晌無語。禪房裡一時寂靜非常。

許久,老和尚才問打禪的弟子:「你何以想到此法?」

弟子雙掌合十卑恭著師父,說:「乾草固然能裝滿禪房,但卻使禪房不潔而黑暗,雖價廉而實平庸所為;蠟燭小如手指,不值一文,然燭光能充盈禪房,買燭者非上智而不能為也!」

弟子沉吟片刻,神情肅穆,繼續道:「月光既出,玉宇澄清,月光可謂九天中最無價之物!月光為何物?月明則天明;天明則地明,天明地明則心明;然佛明四宇,佛明我心,可見月光乃我佛也!今我不取一文得到我佛,只因我心中有佛光!」

老和尚聞言,脫下袈裟披在打禪的弟子身上:「你心中的佛光,乃上智中之至聰至慧者也!」

老和尚選到了傳人,我也悟出了生活的禪意––心中的佛光,誠如我們生活中的快樂美滿、幸福溫馨,乃至一切的真、善、美……

原來,只要我們心中裝有快樂、幸福……生活就會像月光毫無保留地普照我們的心裡,從而讓我們遠離煩惱、憂愁、沮喪、消極……。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0年5月11日星期二

月暈效應

被狗吠的人,不一定是賊;留長鬍子,也不一定是藝術家。但有了「偏」見,就會把「人」看「扁」了?

每星期五晚上,小吳都開車送太太到火車站搭車,去探生病的媽媽。

十分鐘後,小吳妹妹所乘的火車就到站。他接她回家幫忙他們料理家務。

每逢星期日整個程序正好相反。

小吳妹妹的火車開出十分鐘後,他太太才到。

有一晚,他的妹妹剛走,小吳正等著接太太的車,一個站務員慢慢走過來。

他笑容詭異地說:「先生,你真有辦法。難道你不怕有一天會被她們逮到嗎?」

月暈效應

和別人相處時,我們都慣於戴上一副「先入為主」的眼睛,將別人放進一個「框框」裡,再用這個框框解釋此人的角色與行為他是好人、他是壞人,他好像有外遇、她很愛佔小便宜........我們甚至把想法投射到對方身上,以致經常偏離事實真相。

也許你也聽過這則故事..有兩個女人,坐在同一張桌子喝飲料。

其中一個,把雨傘靠在桌邊,另一個在喝完飲料時,迷迷糊糊的,順手拿起雨傘就走。

雨傘的主人大聲叫說:「喂!妳拿了我的雨傘。」

前面那個女人一臉尷尬,紅著臉向對方道歉,說是忘了自已沒帶傘,一時誤拿。

這件事,讓她想起需要買把雨傘,順便也買一把給孩子,於是她便去買了兩把。

回家的路上,她正巧又跟那位之前被她誤拿雨傘的女人坐在同一輛公車上。

那女人注視著那兩把雨傘,說:「我看妳今天的成績還不錯嘛!」

人們在判斷別人時常有一種傾向,就是把人概分為「好的」或「不好的」兩部分。

當一個人留給人的印象是「好的」時,人們就會把他的言行舉止用「好的」角度去解釋,反之,如果一個人被歸於「不好的」的印象時,那麼,一切「不好的」看法都會加在他的身上。

這種現象稱之為「月暈效應」。意即當人們看到月亮的同時,周邊的光環也會被注意到,當一個人的「印象確立」之後,人們就會自動「印象概推」( Halo Effect) 將第一印象的認知與對方的言行聯想在一起。

成見」能有多荒謬?有一名年輕猶太人和老猶太人坐在同一列火車上。

年輕猶太人問老猶太人說:「先生,請問現在幾點了?」老猶太人卻默不作聲。

「對不起!先生,請問現在幾點了?」老猶太人還是不答

「先生很抱歉打擾您了!但是我真的想要知道現在是幾點鐘。你為什麼不回答我呢?」

老猶太人答道:「孩子,下一站就是最後一站了。而我一點都不認識你這個陌生人。如果我現在回答你,依照猶太人的傳統,我就必須邀請你到我家坐。你長得很英 俊,而我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兒。你們倆一定會愛上對方,然後你就會把我的女兒娶走。你告訴我,我為什麼要一個連手錶都買不起的女婿呢?」

幾乎每一分鐘、每一件事,我們都依憑著過去所得的知識、經驗在作判斷。

比方,我們常聽說(或認為):「生意人都很狡猾」、「女人都是爛駕駛」、「男人都很不衛生」、「猶太人都很吝嗇」、「美國人都很浪漫」.......等等。此後我們心中就會建立一套刻板的印象,並用這個「成見」去解釋或評斷周遭的人事物。

一對男女若看到一個男人拿把花走在街上,女的可能會想:「哦!他真體貼、好浪漫。」男的也許會認為,「天啊!我看這傢伙完了」

有一則故事,大意是這樣的:有一位先生初到美國不久,某個早上到公園散步,看到一些白人坐在草坪上聊天、曬太陽,他心想:「美國人生活真是悠閒,有錢又懂得享受生活。」

走了不久,又看到有幾個黑人也悠閒地坐在草坪的另一邊,這位先生不禁想到,「唉!黑人失業的問題還真是嚴重,這些人大概都在領社會救濟金過生活。」

艾斯曾有這麼一段妙喻,當你暗夜走在街上,看見某扇窗亮了一盞燈。

也許有人會說:「這一定是母親為還沒有回家的子女在禱告」也有人會說:「老天,一定有人在偷情。」

哈茲立特有句話:「偏見是無知的孩子。」說得一點都不錯,「人」「扁」為偏,人一旦有了偏見,就會把「人」看「扁」、看「偏」了。

大多數的人並不了解你,你也不完全了解這些人,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該輕易地去論斷他人,當然也不必在意別人的論斷。

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扣錯第一顆釦子,不是嗎?

---------------------------------------------------

偏見是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的壞習慣,所以長一輩的人常告戒年輕人「做人要給人好印象,這樣做事才能事半功倍」,尤其是業務、服務業等接觸人群的工作,給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壞就變的非常重要。

閱讀文章,是要使我們增長智慧及省思改過我們自身的缺點外,從文章中我們也可以學習了解到別人或這個社會常犯的一些錯誤,若這些別人常犯的錯誤及習慣,我們能反過來運用恰當的話,那它也是一種智慧甚至能為我們帶來許多看得到或看不到的利益。

例如,就舉這篇文章來說,人們常有「偏見」這樣的壞習慣,所以我們只要一開始與人相處時給予良好的印象,那麼人際關係就能有一個美好的開始,只要後續保持住那相對的人際關係就能愈來愈好囉。

若本身是業務或服務人員,人際關係良好,那相對業績的成交也會比較容易不是嗎 ^^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0年5月10日星期一

“喜喜”字的传说

“喜喜”字在中华民族汉文化中占有相当 重要的地位,中国人结婚办喜事时门窗上、房间里的中堂等处处处不可少的就是象征吉祥如意的大红“喜喜”字。“喜喜”字据说来自于北宋宰相王安石年轻时“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故事。

   据太原新闻网报导,那一年王安石23岁,风华正茂,值大考之年,赴京城汴梁(今河南河封)会考,住在城东马家镇舅父家。饭后他漫步街头,偶观当地马员外 家的走马彩灯闪闪发光,闪光中一副“走马灯,马灯走,灯熄马停步”的对子甚是奇特,禁不住拍手称好:“好对呀好对”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叫好声竟引来一位老人:“哈哈,这上联已贴了好几个月,至今尚无人对出,相公既说好对,请你略等片刻,让我进去禀报我家员外知道, 一定求教。”王安石本是赞赏上联出得好,并无它意,不想老人家逮个正着,竟要请他对下联,不免尴尬,想到明日要去赴考,不能拖在这里,不等老人家出来,便 急急回到舅父家去了。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上,见试题如儿戏一般,一挥而就。主考大人见他年纪轻轻,才华超众,便传面试,指著厅前的飞 虎旗曰:“飞虎旗,虎旗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想起昨天看到的上联,正好作对,便信口对曰:“走马灯,马灯走,灯熄马停步”。主考大人见他才思如此高 超,甚喜。

  王安石考毕,回到舅父家去等待朝廷发榜。谁知刚进舅父家门,只见昨天那位老家人已在恭候:“哎哟,相公,昨天我找你好半天,今天才打听到你住在这里。快去快去,我家员外等急啦。”一面说,一面拉著王安石就走。

   马家员外一见王安石,急忙施礼让座,取出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请他写答下联。王安石就将刚才主考大人的上联,挥笔写上:“飞虎旗,虎旗飞,旗卷虎藏身。” 马员外看他写得龙飞凤舞,下笔如神,十分满意。便吩咐丫环拿给女儿去看。马小姐一看,字体遒劲,对仗工整,含羞应承。马员外大喜,便对王安石说明:“此上 联是我独生女为选婿而出,已悬挂半年,至今尚无人应对。现在,为王相公对出,联句成对,姻缘成双。”马员外当即征得王安石舅父同意,就择在三日后吉日良 辰,为他们两人完婚。

  到了第三天,结婚喜日。忽然,大门外人欢马叫,两个报子高声喊报:“王大人官星高照,金榜题名,头名状元,明日一早,皇上亲自召见,请赴琼林宴!”

   王安石喜上加喜,众人顿时鼓乐喧天,鞭炮齐鸣,与马小姐拜过天地,进入洞房。娘子笑对王安石说:“王郎才高学广,一举成名,今晚又逢洞房花烛,真是‘大 登科’与‘小登科’,双喜临门。”王安石听后,哈哈大笑,便将此事经过叙述了一遍,说:“全仗娘子出得好联,下官何功之有!”说罢,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个斗 大的红双喜,贴在门上。又吟诗一首:

  巧对联成红双喜,天媒地证结丝罗;
金榜题名洞房夜,“小登科”遇“大登科”。

从此,古人示“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为一生最喜,婚礼贴红双喜,成喜庆吉祥的标志。不仅中堂上现“喜喜”,大门外贴“喜喜”,而且窗花也剪“喜喜”,棉被、枕头上也要绣“喜喜”,以得吉祥如意的彩头。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洞房的典故

從前有個縣官,愛讀詩文,樂於助人。
但他有個脾氣,好爭強鬥勝。

這年正月,縣官路過一座小廟,發現廟門上貼了這樣一副對聯,上寫

經籤可超生,難道閻王怕和尚?

紙錢能贖命,分明菩薩是贓官!

橫批:虛無飄緲



縣官對這副對聯產生了興趣,問何人所寫。

有人回稟:「此聯出自一個十八歲少年之手。」



縣官便想見識見識這位才子,命衙役找來少年問道:「你叫何名?」

少年答道:「新郎。」

縣官見新郎舉止幹練、老成,出口斯文,便要和他比試比試。

當面提出了很多問題,新郎都一一答得無懈可擊。



最後新郎恭恭敬敬地彎腰一禮,問道:「民間男婚女嫁,須三媒六證。請教父母官,何為三媒?何為六證?」

縣官聽罷,冥思苦想,只知道三媒中月老牽線為一媒,其他就不得而知了,羞得他面紅耳赤。



正在騎虎難下的時候,路旁閃過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她笑道:「媒妁紅線,過喜庚帖,定情之物此乃三媒也。關於六證嗎?諸位請等一等。」

她不慌不忙地到村子裏借來米升、剪刀、尺子、鏡子、算盤和秤,縣官一見似有所悟。



姑娘又對新郎說:

「要知五穀雜糧有幾何,以米升為證;

衣褲帶履從何來,以剪刀為證;

一絲一縷知多少,以尺為證;

喜怒哀樂情如何,以鏡為證;

事物輕重分緩急,以秤為證;

年月盈缺何為憑,以算盤為證。」



新郎對姑娘的回答十分欣佩,縣官也稱讚她聰穎過人。

問她叫什麼名字,姑娘羞怯地說:「卑女姓辛名喚辛娘。」

縣官看新郎和辛娘乃是天生的一對,便出面作媒,二人愉快地接受了。



但辛娘提出一個條件,要新郎三天蓋一間不用門窗,不用房梁,片瓦不見,寸木不生,天生地長的新房,新郎欣然允諾。

縣官不明其意,迫於面子,不好直問,只好到時再看是啥典故。



三天後,新郎辛娘拜天地,請縣官來作客。

他見新郎高高興興地將新娘領進了一間冬暖夏涼的岩洞,洞口上用紅紙寫了兩個大字「洞房」。



從此,民間婚娶事,新人住的地方就叫洞房了。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0年5月9日星期日

救助贫困母亲日

在中国的贫困人口中,有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贫困母亲。她们中不少人还生活在极度的贫困状态,口粮不足、缺乏收入来源,更享受不到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 基本社会福利。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她们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困苦和劳累,她们作出的牺牲更多,付出的代价更高,承受的压力更大,在贫困人口中,贫困母亲的生 活境遇最为艰辛。
母亲不应属于贫困。汇报母爱,帮助她们摆脱贫穷、愚昧和病痛,应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为此,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中国人口报社于 1995年初共同发起实施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通过向海内外募集资金,建立幸福工程专项基金;通过卓有成效的救助行动,唤起社会各界对贫困母亲 的关注和支持。主任由王光美担任。从1997年开始,中国"幸福工程"还将每年的"母亲节"定为"救助贫困母亲活动日",提醒人们在关爱、赡养自己母亲的同时,不要忘记现在中国尚有千万贫困家庭的贫困母亲。
治穷——以“小额贷款,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方式扶助贫困母亲发展家庭经济,提供就业机会,帮助她们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提高经济和社会地位;
治愚——扶持村一级兴办母亲学校及各类培训班,帮助贫困母亲扫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二门致富实用技术,懂得生殖保健知识;
治病——帮助贫困母亲检查和治疗常见妇科病,向她们提供生殖保健服务。
幸福工程实施以来,以扶贫济困、回报母爱的深刻情感内涵和具有鲜明特色的救助模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已在 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个县(区、市)建立了项目点,累计投入资金21428.15万元,救助贫困母亲129607人,惠及人口582002 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幸福工程根于社会,幸福工程的动力和活动来自社会,来自每一位热爱母亲,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士。
作为跨世纪的社会工程,幸福工程将继续支持政府扶贫攻坚和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目标;将关注随着社会进程而产生的新的热点难点问题;将始终关注母亲,以帮 助贫困母亲为己任。我们愿以真诚而执著的努力,呼唤海内外各界团体、企业、个人同我们携起手来,架起一座爱的桥梁,共同帮助贫困母亲走出贫困,走向幸福!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母亲节的来历


  母亲节是美国法定的全国性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

为母亲过节最早源于古希腊的民间风俗。那时,古希腊人每年春天都要为传说中的众神之母、人类母亲的象征--赛比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但这时还未形成母亲节。

  母亲节是由一位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

  贾维斯夫人是一个有着10个子女的母亲,是当时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在美国以解放黑奴为目的的南北战争结束后,她在学校里负责讲述美国 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贾维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讲述着战争中那一个个为正义捐躯的英雄的故事,望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孩子们的脸,一 个想法猛然涌上心头:为祖国贡献了这么多英勇战士,保证了战争胜利的,不就是那一个个含辛茹苦地抚育着子女的母亲们吗?她们的儿子血染疆场,承受了最大的 痛苦和牺牲的,不也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吗?因此,她提出应该设立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达儿女们对母亲的孝思。可惜的是,这 个良好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贾维斯夫人便与世长辞了。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目睹母亲抚养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劳,深感母亲的提议是适合天理人心的。因此, 她写出了几十封信,发给美国国会。地方州长和妇女组织等,提议创立母亲节。在她的一再呼吁下,这一提议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响应和支持。

  1914年,美国总统威尔逊郑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贾维斯夫人的忌日,定为母亲节。美国政府还规定,母亲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以表示对母亲的尊敬。由于贾维斯夫人生前喜爱康乃馨花,这种花也就成了母亲节的象征。

  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全部家务活都包下来,儿女们每人都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以尽孝道。即使远在异地的孩子, 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亲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欢愉;母亲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达哀思。

  母亲节创立后,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安娜·贾维斯在世时,设立母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时至今日,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

  日本的母亲节也是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节日里人们送给母亲一枝红石竹,表示祝贺。

  法国首次庆祝母亲节是在1928年,节日定在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节日这一天,数以百万计的妈妈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接受各自子女们的“节日愉快”的美好祝愿。

  泰国于1976年宣布8月12日为母亲节。这一天也是泰王后丽吉的生日。节日里,全国要开展“优秀母亲”的评选活动。儿女们手持芳香馥郁的茉莉花,献给自己的母亲。

  阿拉伯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母亲节定在3月21日“春分”这一天。当地人认为“春分”是春天开始、一年之始,以此表示母亲的伟大。葡萄牙人的母亲节在12月8日;而印度尼西亚则定在12月22日。

  母亲节在我国是地区性节日,最早是在港澳台地区有此节日。改革开放后,母亲节也为内地所接受。广东省于1988年开始,杭州等城市于1989年开始,都由各级妇联组织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节日的内容之一。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