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日星期六

2011年濟公活佛與眾仙法師公千秋寶誕晚宴

農曆的「九月九」是傳統的重陽節。「重陽」也叫「重九」,是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 兩九重疊,謂之重陽,由於「九九」和「久久」同音,有長長久久的含意,因此有長壽之說。重陽節因此又發展為「敬老節」,希望每位老人家,都能富貴長命的意 義,曹丕曾書與鍾繇曰:「九九乃長壽日,可聚會也。」古人認為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

另外,此日也為慈仙壇濟公活佛與眾仙法師公千 秋寶誕~所以在這丹桂飘香的日子里我們除了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也要感恩家里的吉祥因為『家有老翁,屋有吉祥』因此在這感恩的季節里本壇邀請大家參與本廟一年一度的盛大慶典『濟公活佛與眾仙法師公千秋寶誕~籌募建廟基金晚宴』。

為慶祝仙法師公誕辰,本壇於九月初八(4/10/2011)星期二設籌募建廟基金晚宴于新山南方學院,歡迎全国各族同胞善長人翁,善信們踴躍參與此籌募建廟基金慶典,宴席其中部分款項將捐作建廟基金也歡迎大家慷慨解囊播出善款以助本壇便盡早落實建六合廟宏遠。

Photobucket
此為本壇于04/10/2011至07/10/2011之間的流程節目表~歡迎大家訂席並參與出席晚宴,享用美食之余也可以發揮愛心協助本壇籌募建廟基金~付款方式以匯款及支票訂席為佳。

宴會場地:新山南方學院(Southern College)
宴會地址:PTD64888,15KM JALAN SKUDAI,P.O.BOX 76,
81300 SKUDAI JOHOR.

餐宴價格:半桌(五位)RM500,每桌(十位)RM1000

宴會時間:04.10.2011(農歷九月初八)星期五下午六時半晋席並於七點準時開席,請大家發揚守時文化儘早晉席。

付款方式:匯款/支票請寫--->
Pay To : Persatuan Penganut Chee Kong
Acc No : 123-00-018288
Bank : Hong Leong Bank

欲獲取更多詳細資料請聯系本壇理事會員:
Mr Pua (+6017 770 1260),
陳楚銘 (+6019-736 1733),
陳詠冠 (+6012-709 7726).

溫馨提醒:請匯款/支票付款的善信朋友們~在匯入款項后發一則SMS/Email到慈仙壇(推薦大家使用sms)~文本內容請注明名字,款項和訂席/出席人數,所有的收據將于九月初九前給予善信們。

備注:本壇于九月初九(05.10.2011)晚間七點開始備有過平安橋祈福活動,在九月初九-九月十一
(05.10.2011-07.10.2011)這三天內本壇也有木偶戲表演與歌舞演繹~讓大家開年前再撈個風生水起~歡迎大家踴躍出席。

好事需要你、我、他共同來成就,所以讓你、我、他來共同參與慈仙壇此廟慶。
慈仙壇感謝您的慷慨解囊,功德無量~積福添壽。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白目的客人

這幾個年頭的蕭條,白目客人別無選擇的從魚翅牛排館轉到路邊小吃店。

各種小吃店提供各色台灣小吃,其實都物美價廉暢。

但是,並非所有小吃店都值得讚揚.......。

這是位於夜市,某日傍晚時分,白目客人飢腸轆轆來一家,不甚起眼的小吃店。

看著貼在牆上沒有標示價錢的菜色,白目客人坐了下來:「老闆!來份...哦...臭鹹肉」。

那傢伙臭著臉:「沒有」。

白目客人肚子真的很餓:「那...先來個....麵粉凍好了」。

那傢伙依然:「也沒有」。

白目客人想,那就先喝湯吧:「那來碗....腐肉湯吧!」。

他口氣越來越惡劣:「對不起,沒有!!」。

白目客人已經不太高興了:「捲雞雞...呢!」。

他居然對白目客人大吼:「沒有!!你點的都沒有!」。

白目客人忍不住從矮凳子上跳起來,指著牆上的菜色破口大罵:「你這是什麼店!?什麼都沒有,敢貼出來就要燒出來給客人!」

接著,白目客人頭也不回的轉頭就走了。

---------------------------------------------------

報長的話:

誤會總是發生在看事的角度不同時。

有時,我們覺得別人在和我們唱反調或故意找碴時,有可能只因每個人看事的角度不同,或是因為某些事使他的判斷發生錯誤而產生誤會。

若我們沒有發現對方誤解而與對方發生衝突,這有可能讓我們損失一位朋友、一位客戶,甚至是樹立一個敵人。

就如這篇 笑話中的老闆,若能再細心問候一句「我們的菜單都寫在牆上,並沒有您點的菜。」,又或者,客人能指著菜單問老闆「怎麼我照菜單上點的菜都沒有?」,或許就能從彼此的回應中發現「菜單看錯角度」的誤會,也就不會發生老闆客人皆生氣的情景了。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1年9月30日星期五

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傑克決定與他的好友鮑伯去滑雪。他們將行囊裝在傑克的小型巴士上朝北開去。

幾個小時以後,遇到了大風雪。因此他們開進了附近的農場裡,一位身材體態長得嫵媚動人的女士出來應門,他們萬分請求假如可能的話希望在此度過一夜,以免凍死在荒野。

她回答:「我瞭解現在天氣非常惡劣,但是我最近寡居,而只有我住在這個諾大的房子中。」

「如果我讓您們住在房子裡,我怕鄰居會講閒話的。」

「別擔心!」傑克說:「我們願意睡在那角落的穀倉中。如果天氣好轉,黎明我們馬上就會離去。」

那嫵媚動人的女士同意後,2人走向穀倉安頓過夜。

次日早晨,天氣轉好了,他們又踏上旅途。

他倆享受了一個很棒的滑雪週末。

大約9個月以後,傑克收到了一封意想不到的律師信函。

他納悶思考了好幾分鐘,百思不得其解,最後他確定律師信函是從那位嫵媚動人的寡婦委託的律師那兒寄來的。

隔了不久,某天週末傑克與鮑伯又在滑雪場見面了。

傑克會見他的朋友鮑伯並且問道:「鮑伯,您記得大約9個月前,我們去滑雪度假路過北邊某個農場那個嫵媚動人賞心悅目的寡婦嗎…?」

「是,我記得呀」鮑伯說。

「呃…那麼您是否還記得,那天夜裡,你起來說要小便,卻半夜起來去房子裡找過她,跟她溫存纏綿過夜?」

「嗯…是的!」鮑伯被發現秘密後有點窘態的說:「O.K.~~我承認我去過。」

「您是否把我的名字告訴她,而不是說您自己的名字呢?」

鮑伯漲紅了面孔說:「哎呀,哥兒們!都過去這麼久了,我很抱歉啦,我想當時我是這麼做了,可是您幹嘛還要問這些呢?」








「因為,她剛過世了,將所有的遺產都給了我。」

--------------------------------------
報長的話:
這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傻人有傻福吧」,想必鮑伯聽到這個消息後必定搥心肝…為什麼當時自己不誠實的報上自己的真實身份,才讓這份幸運從手中溜走。

鮑伯這類型的朋友,社會給他的定義就是損友,這類型的人只為自身利益而不顧江湖道義,若身邊有這類型的朋友,那還真的要漸漸遠離他,以免那天無故被牽連…畢竟笑話中的「幸運」只是少數,能碰上的應該沒有幾人吧。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1年9月29日星期四

仙草的典故

野生藥草意外地救人一命,想必是上天所賜,故名仙草。

相傳很久以前,福建的某一山中,住著一戶貧窮人家。有一年夏天,家中的老婦人,因在炎炎烈日下辛勞工作而致中暑。老婦人的兒子看到後心急如焚,趕到山上去找草藥。在大太陽下急促地奔跑到山上,藥草還沒採到,他自己卻因焦慮慌亂,也中暑昏倒。

隔了好一會兒,年輕人被涼涼的山風吹醒,卻覺得渾身無力,動彈不得。片刻之後,他聽到流水聲,才發現自己躺在溪水邊,又看到草叢邊有一塊小水洼,水洼上漂浮了一些好像結了凍的半固體,像果凍的東西,黑黑的、晶晶亮亮的。

他一時興起,爬了過去,用手捧起那些「黑色的果凍」喝了起來,祗覺得滿口生香,又連續喝了幾口之後,頓覺暑熱全消,神清氣爽,也不再口乾舌燥了。他直覺那是救母親的良藥,於是就地採擷了一些,用大葉子包著,急急忙忙地趕回家去。

母親服用之後,也跟他一樣,頓覺暑熱全消,渾身清爽。稍後,他們回去尋找,才發覺原來是小水洼四週的一些不知名藥草浸泡在水裡變成了黑色果凍。於是,母子倆採擷了一些藥草帶回家,以備不時之需。後來左鄰右舍,如有發生暑熱不適的,都來向老婦人要黑色果凍,而且屢試不爽,都有去除暑熱的神奇療效。

轉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1年9月28日星期三

可以溝通,就不要等待

有個女子剛剛嫁人並與公婆同住。

某天她發現冰箱裡有一些水果便順手拿出果汁機將水果打成果汁,結果婆婆不但連喝了好幾杯還大力讚美媳婦。

從此以後做媳婦的三不五時就會把打好的果汁裝進水壺放進冰箱裡,每天下班回到家,她都會發現冰箱的水壺已經空了,她心裡常高興認為這是自己和婆婆交流的方式。

直到有一天,她比平時早了一小時離開公司,回家時不小心看見婆婆竟然站在廚房裡把她辛苦打好的果汁一股腦地倒進水槽裡。

她沒有讓婆婆知道自己看到這一幕,只是默默地回到房間裡越想越覺得委屈,心裡一直想「婆婆一定是討厭我,否則為什麼要做這麼過分的事」。

從此以後媳婦再也不願意打果汁了,而且她也越來越敏感,婆婆洗碗稍微碰撞一下她就感覺婆婆是在跟她「示威」,婆婆說了一句「今天風沙很大」,她就疑神疑鬼地覺得婆婆是在「暗示」地板不乾淨,只要看到婆婆,她就感受到莫大的壓力,後來索性能躲就躲老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有一天老公突然問她,「妳跟媽之間是不是出了問題?媽說妳以前都會幫她打果汁現在都不做了!」

女子一聽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覺得婆婆真是「卑鄙」,自己不願意喝她打的果汁就罷,竟然還拿這事跟丈夫「裝可憐」,於是她大哭起來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告訴丈夫。

丈夫於是跟妻子一起到婆婆面前問:「媽妳為什麼要把果汁倒掉?」

「我沒有啊!」婆婆說。

媳婦心想婆婆還真會演戲,「我明明看到了!」媳婦回答。

婆婆想了想接著恍然大悟地說:「喔!我想起來了,好像確實有這麼一回事……」

媳婦打斷婆婆的話大聲說:「看吧!媽都承認了。」

「可是!」婆婆又說:「那次有隻蟑螂爬到果汁裡我能不把它倒掉嗎?」

事後媳婦很懊惱地說:「我真後悔花了太多時間瞎猜,如果我看到婆婆在倒果汁時馬上問清楚誤會就不會產生了!」

一隻蟑螂引發的誤會,差點毀了這對婆媳的良好關係,別以為情節太過誇張,它可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而且我相信她在鑽牛角尖時,日子不好過的絕對不止她一人,還有被「颱風尾」掃到的老公,和她一頭霧水的婆婆。

為什麼許多時候我們寧可選擇一個人獨自蒙著頭哭泣難過,甚至憤怒、傷心,也不願意選擇「問清楚」呢?

「問清楚」這三個字,許多時候彷彿咒語一般,能讓很多困擾我們的問題頓時煙消雲散。

-----------------------------------------------------------
報長的話:
美酒是放的愈久愈香醇,而誤會放的愈久則仇恨愈深,好在,這對婆媳在關係還沒有陷入死結時就解開了誤會,不然心中的這個結,將會讓一個美滿的家庭面臨一場極大的風暴。

喜歡猜心的人,是聰明的,但聰明的人有時卻會被聰明所誤,以自己的想法去判斷另一個人的想法,雖然有些事如他心中所料,而讓周邊的人覺得他非常貼心,但有些事卻會出忽意料之中,誤會、心結往往就從此而起,也讓長久下來所建立的貼心感覺瞬間瓦解。

就如古語中所言「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而這一失往往會讓前面的九百九十九次成功付之一炬。  

現代的社會不像以往,以往的觀念是,有委曲要往肚裡吞才叫孝順,而如今,社會習慣改變,人也變的較開明了,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拿出來討論、溝通,才能真的讓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消除,這樣才能擁有真正的和諧。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1年9月27日星期二

慈仙壇與您供齋茹素結善緣

你想過吃素嗎?素食的滋味如何你嚐過嗎?
其實素食的味道也不錯的喲,
要不要嘗試每逢農曆初一、十五來與本壇供齋茹素結善緣呢?
來吧~來吧~來嚐嚐本壇餐飲部準備的素食保證讓您食指大動!

Photobucket
本壇將自2011年九月初一(27.09.2011)起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免費無限量供應各式美味素食料理,廣邀大家來吃素。

時間: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早上七點至中午一點為止(7.am-1.00pm)。
地點:慈仙壇餐飲處
地點:本壇廟地
(地址:Lot PTD 135960, Jalan Hang Tuah 31,
Taman Skudai Baru,81300 Johor Bahru.)


View Larger Map

好事需要你、我、他來共同來成就,所以每逢初一、十五我們一起來慈仙壇茹素。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你所說的話就是所修的路

弟子跟著師父進城化緣。

進城後車水馬龍好不繁榮,弟子說:「師父,今天我們肯定能化到不少東西。」師父不語。

弟子剛說完,有人狠狠地從店內扔出一個玻璃酒瓶,碎了一地。

師父駐足,彎腰撿拾玻璃碎片。

弟子不解問道:「多管閑事幹什麼?反正我們不經常到城裡來,玻璃又紮不到我們,還是趕緊去化緣吧。」

師父指著不遠處向他們走來的一個人說:「看見了吧,他拄著拐杖,走在盲道上,肯定眼睛不好,萬一被玻璃紮到怎麼辦?這大街上人來人往,碎片很容易紮破車輪,還有許多人穿著涼鞋,不小心踩在上面會傷著腳。」

弟子為師父的善舉油然起敬。他們將玻璃碎片全部撿起來倒進垃圾桶然後開始化緣。

在一家店鋪門口化緣時,店老板一臉的不屑,不懷好意地罵他們:「像你們這樣穿個和尚服,騙人錢財的我遇到太多了,你以為穿個馬甲我就不知道你們行騙的行徑?還沒開張就來要錢,晦氣,真晦氣。滾開,滾開,趕緊消失,不要影響我的生意,否則我要報警。」

面對無理的指責謾罵,弟子準備和店老板論理,師父拉住了他,說:「施主,息怒。對不起,打擾了。祝你生意興隆,廣結善緣。」

他們剛準備離開,附近的一個店主人走過來對剛才無理的那個人說:「他們肯定不是騙人的,因為我剛才看見他們扶著盲人過街,而且還把地上的玻璃片撿到垃圾桶。如此心存善念的人怎麼會騙人呢?」

說完,他主動給師徒兩人送上一份心意,並熱情地祝他們一路平安。師徒兩人微笑著鞠躬,表示謝意。

弟子說:「師父,世上還是有好人相信我們。」

師父說:「記住,我們所說出的話,付出的善舉就是自己所修的路。心存無邊善念,路不會斷頭!手付舉手之勞,緣不會盡頭。總會有人扶你一把。」

我國古代禪師寒山和拾得有這樣一段對話。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酷夏寒善良的話是春風,使萬物萌動生機,明媚燦爛;惡言是一把毒劍,阻擋友愛,使愛意雕零,善良枯萎。」

我們說出的每一句話就是鋪在今後道路上的每一塊磚,好人緣就是好材料,好材料鋪就好未來。

-----------------------------------
報長的話:
面對一地的玻璃,徒弟是抱持著「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態,而師父則是抱持著「將心比心、人溺已溺的心態」在收捨滿地的玻璃。

試著想想,今日我們有看到玻璃,卻只是暗自慶幸自己有注意到沒被傷到,卻不去將它撿捨起來,最後害了一些沒注意到的人不小心被割傷,那是件多麼不好的事。

畢竟,這種情況,以後也是有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若大家能貼心一點,那這個世界其實就是天堂。

其實這樣的心態在看這篇故事時…就會覺得很有趣。  


像,徒弟希望在這座城市能化到緣,只期待別人能為自己付出,但當自己能為眾人服務時卻又「愛惜手腳」不願付出。

一位不願意付出的人,又有何資格奢望別人為自己付出呢?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燒開一壺水的智慧

一位青年滿懷煩惱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學畢業後,曾豪情萬丈地為自己樹立了許多目標,可是幾年下來,依然一事無成。

他找到智者時,智者正在河邊小屋裏讀書。智者微笑著聽完青年的傾訴,對他說:「來,你先幫我燒壺開水!」

青年看見牆角放著一把極大的水壺,旁邊是一個小火灶,可是沒發現柴火,於是便出去找。

他在外面拾了一些枯枝回來,裝滿一壺水,放在灶台上,在灶內放了一些柴便燒了起來,可是由於壺太大,那捆柴燒盡了,水也沒開。於是他跑出去繼續找柴,回來的時候那壺水已經涼得差不多了。

這回他學聰明了,沒有急於點火,而是再次出去找了些柴,由於柴準備充足,水不一會就燒開了。

智者忽然問他:「如果沒有足夠的柴,你該怎樣把水燒開?」

青年想了一會,搖了搖頭。

智者說:「如果那樣,就把水壺裏的水倒掉一些!」

青年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智者接著說:「你一開始躊躇滿志,樹立了太多的目標,就像這個大水壺裝了太多水一樣,而你又沒有足夠的柴,所以不能把水燒開,要想把水燒開,你或者倒出一些水,或者先去準備柴!」

青年恍然大悟。回去後,他把計畫中所列的目標去掉了許多,只留下最近的幾個,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各種專業知識。

幾年後,他的目標基本上都實現了。

只有刪繁就簡,從最近的目標開始,才會一步步走向成功。萬事掛懷,只會半途而廢。另外,我們只有不斷地撿拾「柴」,才能使人生不斷加溫,最終讓生命沸騰起來。

-------------------------------------------------
報長的話:
用柴火比喻自身能力,用將水燒開比喻達成目標,真的是非常貼切。

教育一個人看清一件事,與其用說的,倒不如讓他起而行,從中去發現自己的不足,只有自己省悟才會真心接受別人的建議。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1年9月26日星期一

祖母上法庭

在美國南部一個小鎮,一位年老的祖母上法庭做證人。

控方律師問:「鍾斯太太,你認識我嗎?」

老太太回答:「為甚麼會這樣問?我當然認識你威廉士先生。你從小就讓人失望,你經常說謊,喜歡操控他人,又愛在人家背後說壞話。你自以為了不起,實則一無是處。」

控方律師呆了半晌,不知還可以說甚麼,唯有指辯方律師問老太太:「那麼你認識他嗎?」

老太太又回答:「認識,他很年輕的時候我就認識他。他又固執又懶惰,還有酗酒問題。他一直都不能夠和任何人建立良好關係,是整個州最糟的律師。他曾跟三個女人亂搞關係,其中一個是你的太太。」辯方律師聽了,差點暴斃。

這時,法官忍不住把兩個律師叫到桌前,輕聲道:「你們兩個笨蛋留心聽,如果你們問她認不認識我,我就立刻送你們上電椅。」

---------------------------------------
報長的話:
呵呵,真不知這位老祖母上法庭是為當事人做證,還是為了挖律師們的隱私做證。

這就是給我們一個經驗,千萬不要與熟識自己的人為敵,因為戰爭還沒開始就已兵敗如山倒,另外,找對伙伴很重要,找錯的話,他不但無法給你協助,反而會把你的弱點全挖出來送給對手。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1年9月25日星期日

低頭亦是一種能力

被稱為「美國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前輩。

年輕氣盛的他,挺胸昂首邁著大步,進門撞在門框上,迎接他的前輩見此情景,笑笑說:「很疼嗎?可這將是你今天來訪的最大收穫。一個人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無獨有偶,有人問過蘇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麼你說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

蘇格拉底毫不遲疑地說:「三尺!」

那人不以為然:「我們每個人都五尺高,天與地之間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蒼穹?」

蘇格拉底笑著說:「所以,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長立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

大師們提到的「記住低頭」和「懂得低頭」之說,就是要記住不論你的資歷、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會裡,你只是一個小分子,無疑是渺小的。

當我們把奮鬥目標看得更高時,更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調,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態,把自己看輕些,把別人看重些。富蘭克林就從中領悟到了深刻的道理,並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中。

其實,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自認懷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別人的優秀;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於低頭並不斷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夠不斷吸取教訓,才會為別人的成功而欣喜,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會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

當你從困惑中走出來時,你會發現,一次善意的低頭,其實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低頭亦是一種能力,它並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種嬗變經營。

如果把我們的人生比做爬山,有的人在山腳剛剛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頂峰,但此時,不管你處在什麼位置,請記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處,即使「會當凌絕頂」,也要會低頭,因為,在你所經歷的漫長人生旅途中,總難免有碰頭的時候。

低頭亦是一種能力。有時稍微低一下頭,或許我們的人生路會走得更精彩。

------------------------------------------------------
報長的話:
本篇文章中的低頭,也可以解釋為:謙虛、屈就、禮讓、認輸,主要是表現出人的靭性、柔性及吃苦耐勞的一面。

台語有句歇後語說的好「囂張沒有落魄的久」,不管一個人再如何有權有勢有能力,也終有「江郎才盡」「有求於人」的一天,若無法承認自己的不足,又不願意不恥下問,那只會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損失及傷害。

唯有願意「低頭」才能讓人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