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8日星期六

你的宗教不重要


 什麼是最好的宗教

達賴喇嘛尊者和巴西的神學家Leonardo Boff和有一個簡短的會談。

Leonardo Boff
(Leonardo Boff 是一位宗教自由的改革者。)

在這個圓桌討論的會議上,我和達賴喇嘛都有參與,在休息時,我帶有敵意及興趣的問了他一個問題:「尊者,什麼宗教最好?」

我認為他會說:「是藏傳佛教或者東方的宗教比基督教還要歷史優久。」

達賴喇嘛停下來對我微笑並看著我的眼睛回答說:「如果一個宗教讓你更接近上帝,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的人,那就是最好的宗教。」

這令我非常驚訝因為我的問題其實是含有敵意的。

這麼一個有智慧的回答令我覺的不好意思,於是我接著問:「什麼會讓我更好 ?」

達賴喇嘛

他回答:

只要是讓你更有慈悲心

更有覺察心 more sensible

更有平等心 more detached

更有愛心

更有人性

更有責任感

更有道德感

能對你有如此影響的宗教就是最好的宗教。

我沉默了一會,就算到今天我回想起來仍然非常驚訝他充滿智慧及令人無法反駁的回答。

朋友,我對於你的宗教或者你有無宗教信仰不感興趣,對我來說你在你的朋友面前或是家人,及工作,社會及世界上的所作所為才是最重要的。

記住,這個宇宙是我們的思想及行為的投射。

因果定律不是只有物理學才有,那也是一種人際關係,如果我以善心來行動,我就會得到善報,如果我以惡心來行動,我就會得到惡報。

我們的祖先告訴我們的是真正的真理,你總會對他人有所渴望,但是快樂不是註定的事,而是一種選擇。


關照你的思想,因為他會變成語言。

關照你的語言,因為他會變成行為。

關照你的行為,因為它會變成習慣。

關照你的習慣,因為他會型成你的個性。

關照你的個性,因為它會成為你的命運。

而你的命運,就是你的人生。

沒有任何一個宗教高於這個真理了。

----------------------------------------------


「只要是能讓人的心靈有所寄托、具有安撫心靈、使人為善、讓社會祥和」那麼,不管什麼宗教都是好的宗教。

而 達賴喇嘛的這段談話就更有智慧且無私,一般的人在回答這種問題時,都會偏頗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因為自己信仰的宗教是自己所認定的,因為認定而信仰。

若回答其他的宗教才是最好的,那不就是直接打擊自己的信仰。

然而,若回答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是最好的,對方就會覺得難道我所信仰的宗教就是次等的嗎?不同信仰者就會開始辯論、進而產生衝突。不管您是信仰什麼宗教,只要在這個宗教的薰陶下,能讓您變的更好,那麼,這就是最好的宗教了。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3年5月17日星期五

幸福感的價值

1960年,美國因貧富相差懸殊,產生了許多社會矛盾。窮人不但仇恨富人,還對政府有牴觸情緒,這些不好的因素就像一枚枚潛藏在暗處的炸彈,令政府不安。

為了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政府部門曾經想了許多方法:比如給富人增稅,給窮人提高福利;比如提高汽車豪宅等奢侈品的售價,在窮人密集地設廉價超市等。但收效甚微。
⋯⋯
有一天,一位叫羅伯特的電視記者,拍攝到了這樣兩組畫面。一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總經理在辦公室裡超負荷地忙碌著,雖然西裝筆挺,但神情憔悴、滿面疲憊。

另一組的主人公是一位給寫字樓掃地的垃圾工。垃圾工身穿藍色帆布衣服,破舊但不髒亂,只見他一邊清掃垃圾,一邊哼著美國鄉村音樂,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總經理是美國典型的富人代表,而垃圾工則是美國典型的窮人代表。這兩組鏡頭在電視上播出之後,奇蹟出現了:不但窮人不再仇恨富人,居然還有很多富人羨慕窮人的生活。

很多政府官員和社會學專家都覺得奇怪,不過是兩組極普通的鏡頭,怎麼就有這麼大的威力,令政府耗巨資都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得以輕易化解?

還是那位名叫羅伯特的記者道出了其中的秘密:以前許多鏡頭都習慣於對準富人的資產和窮人的疾苦,所以矛盾便出現了。

而我則是將鏡頭對準了富人和窮人的內心。富人因為慾望太多,所以神情疲憊,而窮人因為生活簡單,所以滿臉自得。富人和窮人不能只比物質,還要比幸福感!

有人向達賴喇嘛提出問題:關於人生,最讓您感到驚訝的是什麼?

他回答:「人類,為了 賺錢,他犧牲健康。為了修復身體,他犧牲錢財。然後,因擔心未來,他無法享受現在。就這樣,他無法活在當下。活著時,他忘了生命是短暫的。死時,他才發現他未曾好好地活著。」

所以,
富人肯定比窮人有錢,
但卻不一定比窮人幸福。
而「物質」與「幸福感」孰輕孰重?
我想正常的人都會覺得更為重要的是後者吧!

在短短的人生中,
到底什麼才是我們最該去重視與把握的?
每個人都應該要靜下來好好的想一想........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3年5月16日星期四

三道門啟示


從前有一位王子,他在踏上人生旅途之前,問他的老師——釋迦牟尼佛:「我未來的人生之路將會是怎樣的呢?」

佛陀回答說:「你在人生之路上,將會遇到三道門,每一道門上都寫有一句話,到時候你看了就明白了。在你走過第三道門之後,我會在第三道門的那邊等你。」

於是,王子上路了。

不久,他遇到了第一道門,上面寫著:「改變世界。』

王子想:我要按照我的理想去規劃這個世界,將那些我看不慣的事情統統都改掉。於是,他就這樣去做了。

幾年之後,王子遇到了第二道門,上面寫著:『改變別人。』

王子想:我要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們,讓他們的性格向著更正確的方向發展。於是,他就這樣去做了。

又過了幾年,他遇到了第三道門,上面寫著:『改變你自己。』

王子想:我要使自己的人格變得更完美。於是,他就這樣去做了。

後來,王子見到了釋迦牟尼佛,他對佛陀說:「我已經經過了我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門,也看到門上寫的啟示了。我懂得與其改變世界,不如改變這個世界上的人;與其去改變別人,不如改變我自己。」

佛陀聽了微微一笑,說:「也許你現在應該往回走,再回去仔細看看那三道門。」

王子將信將疑地往回走。

遠遠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門,可是,和他來的時候不一樣,從這個方向上看過去,他看到門上寫的是『接納你自己』。王子這才明白他在改變自己時,為什麼總是處在自責和苦惱之中:因為他拒絕承認和接受自己的缺點,所以他總把目光放在他做不到的事情上,而忽略了自己的長處。於是,他開始學習欣賞自己、接納自己。

王子繼續往回走,他看到第二道門上寫的是『接納別人』。他這才明白他為什麼總是滿腹牢騷,怨聲載道:因為他拒絕接受別人和自己存在的差別,總是不願意去理解和體諒別人的難處。於是,他開始學習寬容別人。

王子又繼續往回走。他看到第一道門上寫的是『接納世界』。王子這才明白他在改變世界時為什麼連連失敗:因為他拒絕承認世界上有許多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他總要強人所難,控制別人,而忽略了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

於是,他開始學習以一顆寬廣的心去包容世界。

這時,釋迦牟尼佛已經等在那裡了,他對王子說:「我想,現在你已經懂得什麼是和諧與平靜了。」

三道門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在世,應該學會在生活中認識自己的優缺點,並不斷地完善自己,做一個高尚的人;還要胸懷坦蕩地對待別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處處與人結緣而不是結怨。這樣我們才能與人和諧相處,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真正有用的人。

------------------------------------------------------
報長的話:

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我們將會看許多的人、事、物不順眼,因為他們並沒有乖乖的照著我們心目中的「理想方式」存在於這個天地間。

相對的,我們自己亦有可能在某個人眼裡看不順眼的名單裡,也因為我們的生活形式、思考方式、行為模式並沒有依照對方的「理想方式」所存在著。

這個世界要的不是約束、限制,而是需要愛與包容,只要是不違害到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的缺點,都應該多一點包容,畢竟,我們也不是完人,我們也有缺點,我們也希望別人能夠包容我們。但包容絕非縱容,我們也不能一味的要求別人包容我們的缺點,卻毫無改進反而變本加利,如此就真的是賤踏他人的包容心了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3年5月15日星期三

石敢當






「石敢當」在民間習俗上,是屬於將神權寄託在事物上的一種。沿海、山區、橋頭、、叉路口、凶宅等處,常以「石敢當」作為平浪、壓風、鎮山、避邪、.制煞之用。「石敢當」三字,即取所向無敵之意,可鎮百鬼,壓災殃。台灣設立石敢當的位置,大約在門前、巷口、三叉路口直衝處,河川、池塘岸邊、渡船場、村莊入口處等。

「石敢當」的來源,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傳說黃帝時代,蚩尤殘暴,頭角無人能敵,黃帝屢遭慘敗,女媧娘娘欲制其暴,遂投煉石、上鐫「泰山石敢當」,蚩尤最後就在涿鹿受擒。從此「泰山石敢當」,乃成為民間避邪神物。

另相傳,所謂「石敢當」就是神名「石將軍」,周武王因他建國有功,遂諡封「泰山石敢當」,其神權主執守鬼門關道。因東嶽泰山雄偉富有神氣,遂被認為是有法力無邊的山神,能鎮壓住任何魔鬼,皆無法反抗,永不能作怪,因此衍化成民間驅邪押煞的神。

通常民間認為「石敢當」是驅邪最有力的石碑,在立石敢當時,必須十分謹慎。選定一個吉時良辰,請法師誦經才能安置。「石敢當」能驅除壓扣遊蕩的厲鬼,有時法師驅邪不成,反會受到其害,除非具有很深厚的法力,和十分的把握,方足以對抗制厲鬼的魔力,所以不少法師不敢輕易替人家安置「石敢當」。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3年5月14日星期二

上帝的生魚片




話說上帝是個很喜歡吃生魚片的人,喔不說錯了,是神。

他的廚子每天都要為他精心準備好吃的沾醬配合生魚片吃,

但是不管如何精心的調配,上帝還是最喜歡吃醬油沾芥末的原始風味。

但為了不讓上帝每天吃得厭煩,廚子跟上帝設計了一套一星期的行程,
星期一到日都有不同的沾醬風味,而其中,星期日就是上帝最期待的芥末日。

今天,星期日到了,廚子卻搞錯了,忘記今天是芥末日,

竟捧上有淡淡柚香的柚子醬油給上帝。

上帝非常生氣,他等了一星期才等到芥末日的到來,於是發脾氣對著廚子大吼:

「今天是芥末日啦!是芥末日啦!」










......
然後世界就滅亡了。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