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5日星期六

2009年7月24日星期五

2009年7月23日星期四

2009年7月21日星期二

濟公活佛勵志動畫03




Real time visitors:






read more...

福是種來的,不是求來的

>

福是種來的,不是求來的



有一個人問佛陀說:「我身體一直很不好」

我到處求神問卜,但是卻無幫助

請您指示我,到底要不要信神ㄋ

佛陀聽了就很親切的問他

請你看看前面那一個村落的農民

假使在春天時,他們不去耕田播種

而只是在神的面前祈求賜給他們豐收

您想,到了秋天,神會賜給他們豐收嗎?

『我想,不會的』那人答道

你答得很好,現在再問你

如果一個農夫在春天

很努力的去耕耘、播種、灌溉、施肥、除草

但他並沒有求神賜給他豐收

你想,他在秋天會不會有收穫呢?

『我想他仍然會有收穫的』

現在我再問你,一個人如果不務正業,不去運動..

你想,這個人的家境會好嗎?身體會健康嗎?

『這是不太可能的』

由佛陀的這些開示,我們可以知道

天下沒有不勞而穫的成果

沒有偶然或僥倖的成功

世間一切的事物都是『因、緣、果』所聚合而成的..

因此,人人所嚮往的福報

也是需要認真去耕種才能得到的

而不是只憑空口的祈求而能實現的

所以,福是種來的,不是求來的

文:引自 雲鶴 教授


read more...

世間五種不能保障

世間五種不能保障

1. 錢財珠寶不能保障,因為盜賊可偷

2. 聲望地位不能保障,因為仇敵可敗

3. 眷屬親友不能保障,因為此心可變

4. 病苦老死不能保障,因為肉身可壞

5. 命運劫數不能保障,因為業力可隨

世間五種能夠保障

1. 積善福德能夠保障,因為功果可存。

2. 持戒忍辱能夠保障,因為禍害可遠。

3. 行道濟世能夠保障,因為大德可化。

4. 智慧佈施能夠保障,因為內財可蓄。

5. 修身養性能夠保障,因為聖賢可成。

(活佛師尊慈訓)




Real time visitors:







read more...

生命的可貴

生命的可貴/南極仙翁慈訓

演好生命的角色 使之偉大 珍惜生命的存在 使之勃發

點燃生命的火炬 使之輝耀 散發生命的光熱 使之昇華

開拓生命的領域 使之無垠 叩向生命的深處 使之永恆

領悟生命的真諦 使之達觀 創造生命的內涵 使之珍惜

付出生命的精誠 使之豐足 面對生命的坎坷 使之茁壯

履行生命的職責 使之完遂 感謝生命的賜與 使之奉獻

迎抗生命的苦難 使之發揮 突破生命的藩籬 使之衝刺

耕耘生命的靈田 使之豐盈 昂揚生命的關愛 使之赤誠

蛻化生命的平凡 使之高崇 滋長生命的智慧 使之寧靜

揮灑生命的甘露 使之清純 信守生命的純質 使之清涼




Real time visitors:






read more...

關心/濟公活佛

一點一點走進你的心 徒一切師關心

點點關心你是否感應 徒永遠常在師的心

遇有困難為師講 莫要暗自淚飄零

徒若靜心自能感 師在身邊助力行

好好修道將愿了 將來相聚於南屏




Real time visitors:






read more...

濟公活佛勵志動畫02


read more...

功德費的意義

感謝前賢提供




Real time visitors:






read more...

濟公活佛勵志動畫01




Real time visitors:






read more...

濟公搶親的故事

活潑玲瓏..度化眾生

第一集

濟公活佛勵志動畫、善歌、仙佛,飛來峰的由來,濟公搶親的故事..活潑玲瓏度化眾生

第二集

濟公活佛勵志動畫,濟公賣秀才,懲奸除惡...............

第三集

濟公活佛勵志動畫 ,濟公施法 ,廣開方便之門, 勸人向善, 孝養父母 的故事..活潑玲瓏度化眾生

第四集

濟公走訪鐵佛寺,收服蛇妖 及妖僧,造福鄉民...............

第五集

鬥蟋蟀(上)

相傳南宋年間,臨安城盛行鬥蟋蟀,男女老幼富貴公子窮苦百姓,都喜歡鬥蟋蟀找個樂兒,就連靈隱寺的濟公和尚,也對鬥蟋蟀著了迷。故事敘述濟公藉鬥蟋蟀,懲誡鄉霸,教訓勢利眼及救人救民的故事………

第六集

鬥蟋蟀(下)

第七集 淚引子

董士宏賣兒醫母,無奈母親病重不醫,撒手西歸。於是努力賺錢愈贖回女兒,……巧遇濟公相助,父女終於相聚。

第八集

第九集




Real time visitors:






read more...

善緣 - 有時不會馬上呈現

 十九世紀末的時候,有一天,英國一位乘著馬車到蘇格蘭去演講的眾議院議員,在趕路的途中,碰到馬車陷入泥沼裏的困境。這時,剛好有一個蘇格蘭的農家男孩經過,稍後並帶了一大隊的馬匹將馬車拖出泥沼,為這位議員解了圍。當時這位男孩於對他敬畏有加,不敢接受任何的酬勞。
  「那麼,你長大後想成為甚麼人物嗎?」這位政治家問。
  男孩回答:「我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一個醫生。」
  「到時候我一定會幫你的忙。」
  這位議員果真一言九鼎,在他的幫助下,那位勤懇的農家男孩日後如願當上了醫生。
  五十多年之後,在另一個大陸上,另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因為肺炎而瀕臨死亡,而他就是曾任英國首相的邱吉爾。就在絕望的時刻,有人給他一種神效的藥叫盤尼西林,救了他一命。
  盤尼西林是弗萊明 Alexander Fleming 所發明的;弗萊明正是當年那個救人於泥濘中的蘇格蘭農家男孩,而幫助這男孩完成學業的那位重信守諾的眾議員,名叫蘭道夫?邱吉爾,他正好是邱吉爾的父親。
  命運何等奇妙、世界如此渺小,父親早年的重諾,日後竟意外地澤惠到自己的兒子身上。許多人並不真切的相信善惡有報的這個觀念,但事實上因果觀念並不那麼複雜、玄奇。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並不只囿於草木的自然之理,成功與機會的確常找上積極與勤奮的人家。「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這句話不獨適用於學問、事業上,也適用於我們的身體、婚姻、人際關係上。在任何領域,我們所發出的東西的確都會以某種形式回報到我們的身上。
  日常生活的人我應對上,別人常常只是我們個人言行的另一面鏡子;如果我們常以微笑的臉孔、溫和的語氣與他人交接、言語,我們常也能得到類似的回應。如果我們習慣以粗魯的言語、行為去對待我們周遭的人,不客氣的回應是自然而然的事。因而,在生活,當我們碰到逆境時,是用愛、積極的思考或是慈悲心來應對?或者是以憤怒、指責或否、冷漠來因應?別忘了仇恨的反應將繼續製造仇恨的循環,慈悲與溫柔卻往往會把愛的奇跡繼續傳承下去。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往往是不經思考的、十分容易的;但許多時候,審慎地思考如何中止、停下不善的循環,往往是更為明智的事。在每個下決定的關頭,個人都不該忘記,當前所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個人選擇的結果,因為,自然的律則是--不管我們喜歡或是不喜歡,有意識還是無意識,我們所選擇的態度,終將會化做某種形式,回到我們的身上。
  南無阿彌陀佛,願慈悲與溫柔在每個人心中擴大,冷酷與無情漸漸消失。



Real time visitors: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