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7日星期六

愈專業要愈會溝通

 

愈成熟的麥穗,愈懂得彎腰;愈懂得彎腰,才會愈成熟。保持謙虛和擁有成就,絕對不是二選一的單選題。

有一位資深醫生,因為醫術非常高明,許多年輕的醫生都前來求教,並且主動要求投靠在他的門下。資深醫生選了其中一位年輕的醫生,留在診所內幫忙看診,兩人以師徒相稱。

看診時,年輕醫生成為資深醫生的得力助手,資深醫生理所當然是年輕醫生的導師。由於兩人合作無間,診所的病患與日俱增,聲名遠播。

為了分擔看診時,愈來愈多的工作量,避免病患等太久,醫生師徒決定分開看診。病情比較輕微的患者,由年輕醫生診斷;病情比較嚴重的,由師父出馬。

實行一段時間之後,指明掛號給醫生徒弟看診的病患,比例明顯增加。起初,醫生師父不以為意,心中也高興地認為:「小病都醫好了,當然不會拖延成為大病,病患減少,我也樂得輕鬆。」

直到有一天,醫生師父發現,有幾位病患的病情很嚴重,但在掛號時仍堅持要給醫生徒弟看診,對此現象他百思不解。還好醫生師徒兩人彼此信賴,相處時沒有心結,收入的分配,也有一套雙方都能接受的標準制度,所以醫生師父並沒有往壞處想,也就不至於到懷疑醫生徒弟從中搞鬼、故意搶病患的地步。

「可是,為什麼呢?」他問我:「為什麼大家不找我看診?難道他們以為我的醫術不高明嗎?不會吧!我剛剛才得到一項由醫學會頒贈的『傑出成就獎』,登在新聞報紙的版面也很大,很多人都看得到啊!黃顧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為了幫忙解開他心中的疑團,我必須到他的診所深入觀察。本來我以為有必要特別佯裝成病患,後來因為感冒,也就順理成章地到他的診所就醫,順便觀察看看問題出在哪裡。

初診掛號時,沒問題,負責掛號的小姐很客氣,並不會刻意暗示病人要掛哪一位醫生的門診。複診掛號時,就有點學問了,我發現很多病患都從醫生師父那邊,轉到醫生徒弟的門診。

這部分的問題是出在所謂的「口碑效果」,因為醫生徒弟的門診掛號人數偏多,等候診斷的時間也比較長,有些病患在等候區聊天,不但交換彼此的看診經驗,也呈現出「門庭若市」的場面,讓一些對自己病情比較沒有信心的患者趨之若鶩。

更有趣的發現是在問診的過程中,我又有了新發現。醫生徒弟的經驗雖然比較不豐富,但也就是因為他有此自知之明,所以問診時非常仔細,慢慢研究推敲,跟病患的互動溝通比較多、也比較深入。

再加上醫生徒弟沒有身段的問題,所以很親切、客氣,也常給病患加油打氣:「不用擔心啦!回去多喝開水,睡眠要充足,你很快就會好起來的。」諸如此類的心靈鼓勵,讓他開出的藥方,更有加乘的效果。

回過來看看醫生師父這邊,情況正好相反。經驗豐富的他,看診速度很快,往往病患毋須開口多說,他就知道問題在哪裡,資深加上專業,使得他的表情顯得冷酷,彷彿對病患的苦痛漸漸麻痺,缺少同情心。

整個看診的過程,明明是很專業認真的,卻容易使病患產生「漫不經心、草草了事」的誤會。

當我向醫生師父提出這些淺見時,他驚訝地張大了嘴巴:「對喔!我自己怎麼都沒有發現!」

這是麥穗的彎腰哲學,其實,很多具有專業素養的人士,都很容易遇到類似的問題。並不是自己故意要擺出盛氣凌人的高姿態,但卻因為地位高高在上,而令人仰之彌高,產生遙不可及的距離感。

別忘了!愈成熟的麥穗,愈懂得彎腰。或者,我們也可以來個逆向思考,愈懂得彎腰,才會愈成熟。保持謙虛和擁有成就,也許就像魚與熊掌般難以兼得,但也絕對不是二選一的單選題。只要隨時提醒自己,放下專業的身段,願意誠懇和比你資淺,或職務位階低的人好好溝通,擁有成就的同時,依然可以有謙虛的心胸。

換句話說,有專業素養、也很會做事,的確是成就自我的重要基礎,但溝通的技巧和友善的態度,卻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有些學識很棒的人,常被譏評為:「躲在象牙塔裡!」其中一部份的原因,就是出在他們既不善於溝通、也不樂在溝通,與外界的接觸愈來愈少,他不了解別人,別人也不會懂他。

誠如「會做事、也要會做人」的道理一樣,願意溝通的態度,就是一種謙虛的表現,將會令你的專業表現,更添光彩!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5月6日星期五

生命的價值

有一個乞丐,他的整個右手臂斷了,樣子挺可憐,誰見了都會施捨。

有一天,他來到一個農戶人家行乞,女主人叫他先將門前的一堆磚搬到院子後。

乞丐生氣地對女主人說:「你明明看到我只有一隻手,卻讓我搬磚頭,這不是存心捉弄人嗎?」

沒想到女主人自己蹲下來,故意用一隻手搬起磚頭,來回走了一趟,然後對乞丐說:

「我一隻手能搬,你一隻手為甚麼就不能搬?」

乞丐無言以對,硬著頭皮用他那一隻手慢慢搬,整整幹了兩個小時才搬完,累得滿頭大汗。

農婦遞給他一條白毛巾,乞丐擦完臉和脖子後,白毛巾變成黑毛巾。

農婦又給他二十元錢,乞丐接過錢連聲道謝。

農婦說:「你不用謝我,這是你用自己的汗水換來的工錢。」

乞丐說:「我永遠不會忘記你,請你把這條毛巾留給我作紀念。」

過了若干年後,這位乞丐穿著一身筆挺的西裝再次來到這家農戶,見到年邁的女主人動情地說:

「我從前是乞丐,現在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是你幫助我找回失去的尊嚴,重建生活的信心,如果沒有你,我也許還在四處流浪。」

農婦說:「這造你自己幹出來的。」

獨臂董事長提出送一幢樓給農婦,農婦碗言謝絕。

董事長對此不解,農婦笑著說:「因為我全家人都有一雙手。」

人要活得有尊嚴,尊重自己、尊嚴我們認識的人,還要尊重我們不認識的人。

從自己的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做自己喜歡的事,雖則賺錢不多,但比起很多有錢卻心靈失落人,更值得敬佩。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立夏(summer begins)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 的仲春和暮春季节。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立夏以后,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还会引起多种病害的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是最易感染赤霉病的时期,若预计未来有温暖但多阴雨的天气,要抓紧在始花期到盛花期喷药防治。南方的棉花在阴雨连绵或乍暖乍寒的天气条件下,往往会引起炭疽病、立枯病等病害的暴发,造成大面积的死苗、缺苗。应及时采取必要的增温降湿措施,并配合药剂防治,以保全苗争壮苗。“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火红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

  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立夏三天遍地锄”,这时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中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梁、花生等作物苗期健壮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5月5日星期四

吃葡萄

文/邵健

張三和李四兩個人吃葡萄。吃著吃著,張三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饒有興趣的對李四說:「我們倆性格相差很大呀。」

李四不明白:「何以見得呢?」

張三指著面前的葡萄說:「從吃葡萄的方式上能看出來:每次我都摘最大的吃;而你,每次都摘最小的吃」。

李四瞅瞅桌上,果然,張三吃的時候,都是揀最大葡萄的吃。而李四,都是揀最小葡萄的吃。

李四說:「這叫個性?」

張三說:「瞧我,每次吃的都是最好的一顆葡萄。而你,每次都是吃最差的一顆葡萄。看來,你不懂享受生活啊。」

李四笑了:「是嗎?我看真正不懂的享受生活的是你。不錯,每次你吃到的都是最好的一顆葡萄,可是反過來想想,你吃的葡萄越來越酸,直到最後吃不下去了,心情就越來越糟糕。而我吃的葡萄越來越甜,心情也會越來越好的。」

張三說:「你說的是分吃葡萄的情景。假如我們合吃葡萄,我不就佔大便宜了?」

李四笑著嘆了口氣說:「這樣更顯出你的可悲啊,有了這一次,誰還會跟你合吃葡萄呢?你整天抱怨自己缺少朋友,卻不知道這正是最根本的原因!」

-----------------------------
報長的話:
這篇文章有意思的地方是從吃葡萄中來反應人生、職場、交友。

人生中,甜葡萄就像是好運平順的生活,酸葡萄就是生活讓人厭煩的鎖事。

職場中,甜葡萄就是簡單易做的工作,酸葡萄當然就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交友中,甜葡萄就像是吃喝玩樂,酸葡萄就如相互幫忙。

若一個人只挑甜葡萄來吃,那相對的久而久之就會讓周邊的同事、朋友所厭惡,長久下來生活圈將愈來愈小,最後變的孤立。

人生中的酸葡萄是要更突顯甜葡萄的甜美,懂的品嘗酸葡萄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5月4日星期三

將「經驗歸零」

和朋友相邀去北海道做一趟溫泉之旅,第一天下榻的飯店,擁有20幾種不同療法的溫泉池,從鹽泉、泡泡池、按摩池、三溫暖到露天風呂,設備豪華舒適,洗得人人大呼過癮。

有了第一天的美好經驗,大家期待「下一個旅館會更好」,到了下一個溫泉旅館,才把行李推進房間,大夥便迫不及待跑去看溫泉的設備如何?

「哇!怎麼只有4個溫泉池?

我還以為會有更多不同種類的溫泉池呢?」

「這裡也沒有按摩椅,待會兒洗完溫泉,就不能舒舒服服躺著按摩了!」

失望之聲此起彼落,大家轉而把希望寄託再下一個旅館。

不料,下一個旅館的設備比這一個還要差。

隨著溫泉設備越來越差,大家的旅遊心情越來越低。

為了重新提振精神,我們決定把「經驗歸零」。

也就是說,每至一家旅館都當成是「新的開始」,不再跟前面的旅館做比較。

這才發現,每家溫泉旅館都有獨特的景致。

一個人如果不學著把經驗歸零,就很可能會陷於「失望」中而不可自拔。

有這樣一個朋友,不管你請他去那一家餐廳吃飯,他都會說「這家餐廳的菜普普通通,同樣一道菜,某一家餐廳做的比較好吃。」每次都讓好心請他吃飯的人覺得很無趣。

而且,活在「失望」中的人,似乎特別喜歡提「當年勇」,「你們現在做事真輕鬆,那像我們當年那麼認真!」

「我的前任男友對我百依百順,不像你一點都不溫柔體貼!」

「你不曉得,歐洲有多好玩,哪像這裡只有爛石頭,難玩死了!」

當「過去的經驗」,成為一個個「比較的標準」後,人生就很難再找到樂趣。

倘若你不想讓每天的生活沉淪於「失望」與「無趣」中,就必須學著把經驗歸零。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5月3日星期二

世界哮喘日

世界哮喘日的来历宗旨及历年主题

1998年12月11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哮喘会的开幕日上,全球哮喘病防治创议委员会与欧洲呼吸学会代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开展世界哮喘日活动,并将当天作为第一个世界哮喘日。从2000年起,每年都有相关的活动举行,但此后的世界哮喘日改为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而不是12月11日。
  
  世界哮喘日的宗旨是:使人们意识到哮喘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宣传已经取得的科技进步,并促使公众和有关当局参与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

哮喘是一个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也是儿童至成人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自1998年至今,每个世界哮喘日的宗旨都在致力于:使人们意识到哮喘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宣传已经取得的科技进步;促使公众和有关当局参与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最新全球哮喘的创议(GINA)资料表明,全球约3亿人患有哮喘,也就是说全球有5%的人口在与哮喘作斗争,这是一个十分紧迫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

  在中国,哮喘的发病情况也不容乐观。据调查,1990年至2000年十年间,我国城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由0.11%-2.03%上升到 0.12-3.34%。与此同时,过敏性疾病在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呈增加趋势,其中之一的过敏性鼻炎发病率亦较前明显增多,达10%-25%。研究中发现,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二者关系密切,哮喘患者中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有60%,儿童中更高达80%;而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者达20%-40%。医学家早已发现,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是气道不同部位的非感染性炎症,是“一个气道,一种疾病”。很多研究证明,鼻部症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哮喘的治疗和转归;同样,哮喘的控制也能缓解过敏性鼻炎的严重度。因此,二者互为影响,治疗其中一种疾病要考虑到另一疾病是否存在,以及是否联合治疗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每250个死者中就有1个死于哮喘病(即0.4%),但遗憾的是,很多哮喘病人的死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医疗服务的不尽如人意和信息的缺乏意味着患者继续无谓地死亡。1990年我国调查0-14岁儿童哮喘的平均患病率为0.9%,2000年的调查平均患病率为 1.5%,较10年前上升60%。

  哮喘是造成急诊率上升、误工和误学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但是,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并不可怕,只要通过及时和正确的诊断,进行以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为主的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是可以控制的,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一样拥有健康、丰富多彩的生活。

历年主题
1998年 帮助我们的儿童呼吸
2000年 让人人正常呼吸
2001年 联合起来战胜哮喘
2002年 认识哮喘
2003年 重视哮喘,健康生活
2004年 重视哮喘,减轻负担
2005年 重视哮喘 认识过敏性鼻炎
2006年 满足哮喘患者的需要
2007年 控制哮喘你能行!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一隻海怪

在塔諾普爾城住著一個叫費威爾的人。有一天,他正坐在屋子裏認真地看書,忽然聽到外邊一陣嘈雜聲。

他走到窗前,看到一大群孩子在玩, 他想把他們趕走,於是他打開窗子對孩子說:「孩子們,快到教堂那裏去吧!你們在那兒會看見一只海怪。它有五只腳,三只眼睛,還有像山羊一般的胡子,不過是綠色的!」

孩子們一聽這話就都跑了,費威爾先生回到書房,一想到剛才對那些孩子編的瞎話,就不禁偷偷地發笑。

可是不久他書房的寧靜又被打破了,這回是一陣奔跑的腳步聲。他走到窗前,看見許多人在跑。

「你們往哪裏跑?」他大聲地問。

「去教堂!」猶太人回答說:「你沒聽說嗎?那兒有只海怪,有五只腳,三只眼睛,還有像山羊一般的胡子,不過是綠色的。」

費威爾先生得意地笑了笑,又回去讀自己的經書了。

他才剛剛坐穩,又聽到外面一陣喧鬧聲。他往窗外一望,不得了啦,一大群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往教堂的方向跑。

「出什麽事了?」他大聲問道。

「天哪!怎麽,你還不知道嗎?」他們回答說:「就在教堂前面有一只海怪。它有五只腳,三只眼睛,還有像山羊一般的胡子,不過是綠色的!」

人們匆匆跑過,費威爾先生忽然注意到主教本人也在人群當中。

「天哪!」他喊道:「要是主教本人也和他們一塊兒跑的話,一定是出什麽事了,無風不起浪。」

費威爾先生慌忙抓起帽子離開了家門,也跟著跑了起來。

人生啟示:

無端地欺騙他人,不但會把自己的信譽丟了,最後可能連自己也分不清真假。

------------------------------------------------------
人常會犯一種毛病叫「盲目、盲從」,當有個人在說一件事時,不去驗證其真偽就信以為真,甚至還會對旁人述說,說的尤如是自己親眼目睹一般,而讓這則訊息不斷的在人們之間流傳開來,最後所有人都信以為真。

就如,網路上有許多的流言,不斷的在各大網站或信箱中轉寄、轉載,這些訊息說的尤如是真的,而造成網友的誤信或恐慌,甚至使他人生命財產上受到損害。

就像有一封郵件,上面寫被人挾持在ATM時可以倒輸入密碼,提款機會自動連線報警,這點經過證實是假的。這樣的訊息在網路上不斷的被流傳,若真有人碰到被挾持而照著做,錢沒領到反而提款卡被吃,說不定原本只是財務上的損失,如此結果反而惹腦歹徒痛下殺手。
 


或許造謠的人只是出於惡作劇,但有些無心的惡作劇卻會造成別人一輩子無法抹滅的傷害。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5月2日星期一

老公、老婆稱謂的由來

丈夫何以叫「老公」、妻子何以稱「老婆」?

據說源於唐代的一段故事。

唐代有一個名士,名叫麥愛新,他看到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產生了嫌棄老妻,再納新歡的想法,並寫了一副上聯放在案頭:

**「荷敗蓮殘,落葉歸根成老藕。」**

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從對聯中看到了丈夫棄老納新的念頭,於是便提筆續了一副下聯:

**「禾黃稻熟,吹糠見米現新糧。」**

以「禾稻」對「荷蓮」,以「新糧」對「老藕」,不僅對得十分工整貼切,新穎通俗,而且,「新糧」與「新娘」諧音,饒有風趣。

麥愛新讀了妻子的下聯,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愛心所打動,便放棄了棄舊納新的念頭。

妻子見丈夫回心轉意,不忘舊情,乃揮筆寫道:

**「老公十分公道。」**

麥愛新也揮筆寫了下聯:

**「老婆一片婆心。」**

這個帶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很快被流傳開來,世代傳為佳話。

從此便有了「老公」和「老婆」這兩個名詞。

------------------------------
報長的話:
有人開玩笑的說:「女人是世上折舊率最快的…因為今天是新娘,明天就變老婆」,而,男人又何嘗不是呢?今天是新郎,明天變老公,折舊率不輸女人。

至聖先賢傳下來的智慧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就連一個平常的稱謂都在在的提醒我們要懂的珍惜身邊的另一伴。

看完了這篇故事後在喊另一伴老婆、老公時,心中應該多抱持感恩之心,因為有他(她),這個家才能支撐起來。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5月1日星期日

假如别人不懂你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之难、理解之难,大家都有深切体会。抛开别人的理解力和他们本身的问题不说,如果你经常觉得别人不能理解你,你就该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原因了。align="center">

  这些原因,由浅及深,不外乎以下4种。

  首先,是因为你没把你的想法告诉别人,或者你告诉了却没有说清楚。这种情形是很多见的。比如恋爱中的女孩总是对男朋友生气,觉得他不了解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小伙子说,你没告诉我我怎么知道啊?女孩就更生气了,既然你爱我,那你应该知道我的需要啊……

  一个成熟的女人说,我用了婚姻中的15年时间,终于知道了,男人是不具备了解女人的能力的动物,如果你不说,他就不会知道,也不会做;所以我现 在要什么,就直接、清楚、具体地告诉他,结果是他可以做得让我很满意。这虽然少了一些猜测的神秘与浪漫,但增加了很多理解与和谐。

  其次,是因为你潜意识并不想让别人理解你。潜意识是一件奇怪的东西,它常常跟你自己能够察觉的想法相反。以下是一个女孩的故事——

  多年前,她同时认识了两个男孩,A和B。她本来对A一开始就有好感,但她的行为却与此相反:她对A横眉冷对、对B却热情有加,这使得本来对她也 有好感的A慢慢离她远去,使得B开始对她大献殷勤。两人都误解了她传递的信息。她滑入了不期然的婚姻,结果可想而知。后来A知道女孩原来是喜欢自己的,恨 极了自己的愚笨。但是,这真的不怪他,因为这个女孩的潜意识不想在那个时候让A知道她的所爱。

  第三个别人不理解你的原因是,你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每个人都会同意这样一个观点:在自我了解这一点上,不管你作出过多大努力、取得多少成果,你都不可能完全地理解你自己,总有一些关于你自己的东西,是你不知道的。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可能让别人知道呢?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别人已经理解了你,甚至在某些方面对你的理解,比你自己更全面、深刻,但你却不知道,还在那里为别人不理解你而伤心。有个故 事说,一匹马以为自己是普通的马,伯乐却说它是千里马,它这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可以奔驰千里而不疲惫的罕见骏马。如果这匹马因为伯乐的看法跟自己的看法相冲 突,就认为伯乐是不理解自己,那就等于放弃了自己当千里马的机会了。所以对于别人的哪怕显得像是“误解”的看法,也有仔细思考一下的必要。

  当然,如果你过分在乎别人的理解,也是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不可以强求的,强求理解是一种边界不清的、自恋的状态。如果可以相互理解,当 然是好事;如果跟部分人实在达不到相互理解的状态,那也没关系,就不理解好了。其实你这样想了,就表示你已经理解了这种不能相互理解的关系了。从这个意义 上来说,不理解就是理解本身。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五一劳动节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国际示威游行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 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 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放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节日,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
5月1日,国际劳动节,它是全世界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纪念,每个国家都很重视它,尤其是美国,加拿大,南非.事件起因是, 1880年美国工人游行集会要求8小时工作制.1884年,联邦贸易组织通过了一项解决方案,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从1886年5月1日开始执行每日8 小时工作制,但此后,工人们仍然被强迫每天工作10小时,12小时,甚至14小时,这使得该项立法明有实亡,而各地的联邦首脑对此却表示出十分冷淡和不友好的态度,于是一场为争取8小时工作的罢工开始了.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