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星期五

有智慧的愛



在教學中,有時會教到一些長得很俊帥、很可愛、或很漂亮的小朋友,而我也會有些偏心地喜歡他們。
李凱,就是這樣的小孩,他很帥,大大的眼睛、雙眼皮,天真又可愛;可是他卻也很頑皮,喜歡「騎快車」──
上學時, 故意快騎腳踏車,並從後面抓班上同學玉梅的頭髮!
每次玉梅被李凱欺負時,
總是氣得跺腳,並大罵「幹×娘」的髒話。
玉梅,很髒,常不洗臉、不洗頭,
也長頭蝨,脖子上的污垢像是「一條黑」,每次經過她身旁,都會聞到「很難聞的味」

而她的功課經常沒寫完,臉上也從不帶笑容。 一般來說,
很少有小女生會罵「粗魯低俗的髒話」,偏偏玉梅一被李凱譏笑、欺負,就會尖叫、
大罵髒話,所以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對她好,甚至常在同學面前指責她。相反的,
每當李凱「騎快車」或「欺負玉梅」時,我只是輕聲細語、
笑笑地對他說:「李凱,你騎車要慢慢騎,不要欺負女生哦!」真的,
我總是不忍心大聲地斥責可愛、俊美的李凱,也常對他網開一面。

一天,同學們都在操場上體育課,
我懷孕、大著肚子,坐在教室裡批改作業;玉梅則因身體不舒服,也坐在教室裡。當
我不經意抬頭時,
與玉梅四目相接,她突然說:「老師,等妳生了小寶寶,我媽說她要幫妳帶小孩!」
你媽媽在做什麼?」我問。「我媽媽在幫很多人家裡打掃房間,在大樓洗樓梯,
她說她可以幫妳帶小孩!」一臉髒兮兮、頭髮油膩膩的玉梅回答我。
那妳爸爸呢?」「我爸爸整天都在喝酒,因為我媽生了六個小孩都是女生,
爸爸每天都罵我媽『只會生些賠錢貨』!所以他每天都喝酒、罵人,也打我媽、
打我們小孩子!」
玉梅又說,她是老大,一回到家、放下書包,就必須幫忙照顧妹妹們,
也要洗米、煮飯、處理家事;她,總是忙得很累,也沒時間洗臉、洗頭、寫功課……
我一聽,
一陣難過湧上心頭,也突然覺得──「每個老師眼中的『壞孩子』,
他們背後,可能都有別人不知道的苦楚與心酸!」

後來,我放下批改作業的筆,
帶著玉梅到洗手台,幫她洗頭、洗臉,也教她刷牙!不久,她的牙齒變白了,
臉變乾淨了,用吹風機吹乾頭髮後,頭髮也不再油膩惡臭了。梳完頭髮,我又拿了鏡
子給她看,
她突然──笑了!真的,在我印象中,這是她第一次笑!
以前我只記得玉梅常「板著臉、罵髒話」,可是,現在她笑了,
而且笑得是那麼燦爛、漂亮,尤其是她那「深深的酒渦」,
笑起來真的很美!
從那天開始,玉梅開始「喜歡自己」,每天也都洗完臉才來上學。
兩三星期後,課外活動,我叫小朋友練習跳繩,玉梅興高采烈、自告
奮勇地說:「我會、我會、我會!」於是她當著同學的面、拿起跳繩,
大方地表演!天哪,她居然「前跳、後跳、交叉跳、花式跳……」
都跳得那麼棒!一跳完,
全班小朋友也都不吝嗇地給她如雷的掌聲!
我想,那是玉梅小學生涯中,第一次接受「如此豐盛的喝采」,
因她的學業成績始終都是「最後一名」;然而,當她跳完繩,抬起頭,
甩了一下頭髮,她的眼睛竟變得好亮、好美,好有自信!
就這樣,
我發現了玉梅在體育方面的長處,也鼓勵她加入了「田徑校隊」。
而在升學國中時,更是大爆冷門,全班只有玉梅一人進入「資優班」──考上高雄一
國中的「體育資優班」。

十多年後,我與孩子們有機會於同學會中,再次相遇。
那天,我搭車到高雄,亭亭玉立的玉梅到火車站來接我。
一見面,玉梅就說:「倪老師,今天同學會,來了十多位同學,大家都在高醫的加護
病房!」
「為什麼?」我大吃了一驚。
因為李凱出了車禍,他去跟人家飆車,撞成重傷,現在正躺在醫院裡,
一直昏迷不醒,我們大家都到醫院去看他。」玉梅心情沉重地告訴我。
到了高雄醫學院的加護病房,我穿上「消毒衣」進入,看到同學們都已經站在裡面。
而李凱,他躺在病床上,戴著氧氣罩,頭與臉部已經嚴重扭曲、變形、浮腫……全身
也佈滿插管; 一旁的心電圖則顯示,他的生命跡象十分微弱。
醫生說,李凱已經快不行了!他被撞後到現在,
都沒有醒來過;不過,我們可以多跟他講講話。這時,我摸摸李凱的腳,
也摸摸他的手……他,竟是那麼冰冷!我和同學們不斷地叫他:「李凱、李凱、李凱……」
可是,他始終動也不動地躺著。
我的眼淚不聽話地流了下來!李凱、李凱……小時候,
我那最可愛、最漂亮的李凱到哪裡去了?……
你知道嗎,老師一直記得你小時候俊帥的臉龐呀!
可是,你現在……怎麼動都不動,不看老師一眼,也不回答老師一句話呀!
此時,玉梅站在我身旁,拉拉我的手,對我說:「老師,妳跟他說嘛,妳跟他說
『妳以前常對他說的那句話嘛』!」我怔了幾秒,知道了。
我握住李凱的手,
彎著身,靠近他的耳朵,清晰地對他說:李凱──你騎車──要慢慢騎──要慢慢騎!
話一講完,李凱的眼眶頓時溼紅了起來,心電圖的曲線也起了變化。
雖然,他仍舊戴著氧氣罩,一動也不動,但是,他的眼淚,竟從眼角流了下來……
那天夜裡,李凱走了,動也不動地走了。
而他俊帥的臉龐、頑皮地騎著快車、
以及扭曲浮腫的眼角滴下淚水的情景……
卻是我心中「永遠的悲痛與回憶」!

法國文學家盧梭曾說:「你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
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真的,如果老師或父母,對孩子「太縱容、太放任、太溺愛」,
就可能會害了孩子,甚至使他成為「不幸的人」。所以,「嚴格,也是一種慈悲。」
事實上,
人都有情感式的「月暈作用」,也常會「以貌取人」,見到可愛、漂亮、聰明、能言
善道的孩子,就特別喜歡他;就像本文中的倪老師,因太過於偏愛李凱,在他騎快車時,未曾嚴厲
地管教他、約束他, 以致最後李凱因飆車而喪失生命!

因此,「愛孩子」是對的,但是必須是「有智慧的愛」,不能是「縱容的愛」;
若太過溺愛孩子,就如同在孩子的成長性格上「下了毒藥」,將會使孩子嚐到苦果!
所以,古人說:「愛是好的,姑息卻是絕對的惡!」

不過,在文中另一主角玉梅,
卻是個令人欽佩的女孩;她在一直「被欺負、被瞧不起、始終是最後一名」
的低潮中,因著老師「不嫌棄的愛」,找到自己「生命的亮點」,因而考進了體育資優班,
也為自己的生命找到「光明的出路」!

曾聽過一句話:「世界上最柔軟的是風,最暴烈的也是風;
世界上最柔和的是水,最蠻橫的也是水!」

的確,老師是風,也是水,他可以讓孩子「如沐春風」,
一輩子感受其愛和恩澤;然而,若稍有不慎,過度放任與溺愛,亦可能使孩子誤入歧
途、遺憾終身啊!


【啟示】
◎捨不得管教孩子、捨不得讓孩子挨罵吃苦,則他將來會更苦!
◎愛,要「有方法、有智慧」,
要讓孩子「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勞」,也捨得讓他跌倒,
則他才會勇敢爬起來,而且走得更英挺、更有自信!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2年11月29日星期四

佛跳墙的由来




“启坛荤香飘四邻,佛闻弃掸跳墙来。”
    从上面的诗句您就会知道“佛跳墙”这个名菜其所以名闻天下的原因了。它可谓集中国烹饪技术之大全,集山珍海味之大全,其原料有海参、鱿鱼、乾贝、鱼肚、鱼唇、鸡、鸭、猪肚、香菇、蹄筋、笋尖、火腿、鸽蛋等。加工烹调过程要求极其严格,首先根据各原料的情况分别蒸煮好,然后配上佐料冰糖、姜、葱、桂皮、福建老酒、茴香。装入坛中,盖上荷叶,再用玻璃密封。以旺火烧开后改文火煨之。要求达到烂而有形、味中有味、香留齿墙。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为福州老牌“聚春园”所创,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故事。

    从前有一个富翁携带全家男女老少前来聚春园。一是慕其名,二是为了显示阔绰,点了所有的名菜。厨师便来了一个两全俱美的办法,考虑到将全部名菜上完肯定吃不了,而采取每菜一小点,合起来煨在一起端到桌上。老富翁一看竟是一盆大杂烩,怒责酒家。但酒家的掌柜是一个小伙子,聪明伶俐,有随机应变之才。便说:“老先生一脸福像,真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现在全家团圆,子孙满堂,真为‘福寿全’也,故借此名菜献上以祝贺先生。”富翁听之大喜,食之果然大开胃口。如是便到处夸奖此菜,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很快就传遍了神州大地。

    几名秀才也慕名到聚春园来订了“福寿全”,去野外聚餐。既是春游,也是吟诗会。但是菜冷了,只有用火煨热。因而浑香飘溢,飘进了田野,飘进了寺院,飘入了僧人的肺腑。寺里的僧人禁不住诱惑而偷偷跳墙出寺,和秀才们共享美酒佳肴。一觞一咏,情尽乐极。一秀才吟出:“启坛菜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而使“福寿全”改为“佛跳墙”沿袭至今。这个名菜之名可谓贴切之致,恰到好处。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

婚禮喜糖由來

自古崇尚禮儀,傳統婚禮以周禮為依規,有纳采、問名、纳吉、纳征、清期、親迎等六禮。而婚禮及文定時一般會準備六項禮?其中一項就是米、糖、福圓:米和糖是供女方做湯圓之用,取團圓美滿之意。福圓代表新郎的眼睛,女方不能收,只能偷兩顆给新娘吃,表示在此看住新郎的眼睛,使他婚後不再看其他的女孩子,此外也有圓滿多福、子孫興旺之意。除了是婚禮習俗另一方面也是和親朋好友分享這份婚禮喜氣也得到大家的祝福,一般常見四色喜糖:包括巧克力糖、冰糖、冬瓜糖及桔餅,象徵甜甜蜜蜜、婚禮白頭偕老!
喜糖 –婚禮喜糖的形成
婚禮喜糖--故名思義就是為婚禮喜事時所用的糖稱為喜糖。中國人素來將:金榜提名時,洞房花燭夜,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列為四大喜事。其中更以洞房花燭夜為婚禮大喜,也只有在這婚禮中,我們會用婚禮喜糖來告之他人與我們同喜。因為喜糖是甜的,象徵看结婚小倆口也是甜蜜的,所以說喜糖的作用就是向别人告之我們已成家這個喜訊,同時也邀請别人分享我們的甜蜜喜糖。



婚禮喜糖 - 婚禮喜糖文化
婚禮喜糖之前,新人們结婚喜糖, 喜糖總是買很多的散裝糖果,分發给鄰居喜糖,鄉親及來的賓客喜糖,以示新人們的殷情,甚至於有些地方的婚禮習俗是在抬新娘過關的沿途上一路撒喜糖,以婚禮喜糖鋪路,這些風俗至今仍在不少地方婚禮延續。

漸漸地,人們不但要求结婚送喜糖,更要求一份體面與實惠,過多的浪費撒糖已不太被城市裡的人們所接受。所以就出現了新人结婚用塑料袋包喜糖的禮俗。記得我們的父輩嗎?上個世纪六七十年代结婚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過這樣的婚禮,透回不同品牌的婚禮糖果,裝在红色的塑料袋中,每人兩包喜糖都送出去婚禮喜糖。一般每包都是裝八粒糖果的,兩粒一樣的,總共是四個口味或品牌的,這樣的什錦喜糖。至於喜糖的包裝,起先是用紅的纸包上八粒糖送人了事。後來發展成喜糖塑料袋,向工廠裡借船印機回來,在袋上印上大大婚禮的喜字。最後竟然有印好大紅喜字的喜糖塑料袋了。這些陳年的往事現成想來還是一種婚禮喜糖樂趣。即將成為兩親家的兩户人家,在休息日起,聚在一起說看家常,地上是一大盤一大盤的喜糖,路上是裝成了袋婚禮的喜糖,還時不時地拿將成為夫妻的新人們取笑...

更不知何時婚禮喜糖開始了它的跨時代的革命,原本對八粒裝的喜糖變成了六粒,再後來成了兩粒。喜糖開始輕裝上陣,但對品牌的追求卻是與日俱争。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傳统的奶糖了,取而代之的是巧克力。

在喜糖内容變革的同時,喜糖的外在也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不再滿足於塑料口袋了,纸包裝應是而生。原先只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小盒子,印上喜字或是蝴蝶结就是一個婚禮喜糖盒了;之後,人們對喜糖盒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於是出現了别於傳统意義上的纸盒,球形.派形的,包形的...喜糖盒也開始登上大雅之堂,甚至於變成了婚禮上的一個小亮點。

在中國喜糖變革的同時,西方國家也有喜糖,他們的喜糖也在日新月異。原先,西方人结婚都會在聚餐後準備一些小禮品喜糖送给親朋,作為婚禮回禮以感谢親朋們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婚禮。一般也取與中國人婚禮相同的用意,用糖果或巧克力來表示新婚的甜蜜, 在婚禮時請眾人分享喜糖。一般是先在蛋形的巧克力或喜糖,在每個塑料包袋中裝上若干,分發给每位參加婚禮的親友。

之後,人們愛現, 婚禮喜糖不貴多而貴精。一個成功的婚禮,要人們長期地記住它,喜糖其實也了不少的忙。於是,應運而生的是非常女性化的蕾絲包裹的巧克力,它不但是喜糖,更是结婚當天的小裝飾。親朋們拿回家後,捨不得打開,而將其放在於桌上做為擺設。這樣,新人們的婚禮就會被人們記住。

當生活節奏開始變快,辦公室文化開始起於時,人們愛現,每每不定時地就會在辦公桌上看到兩盒喜糖,但卻不知又是公司哪位同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所以,訂製的喜糖印上新人名字的喜糖盒開始風行走俏。還不但說明了這是兩個人獨有的喜糖,更向周圍人送禮自己成家的喜糖訊息,這樣訂製糖盒一經出現便讓人們互相傳送喜糖風也從西方傳到東方有國際畫的一統趨勢

西方人婚禮送喜糖也與我們有關一般婚禮新人們訂製糖都會訂製不同的很多種口味大多會四五種顏色的婚禮包裝盒將他們排一排地放在婚禮宴會出口的長台上來賓們來之後都會自行到台前取上兩個中意哪兩顏色就取哪兩個顏色。這樣的婚禮喜糖文化是否值得我們借鑿一下呢?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2年11月27日星期二

老婆和老媽同時掉在了水裡了

老婆和老媽同時掉在了水裡了.....終於有解答

老婆和老媽同時掉在了水裡,先救老婆老媽就會沒命,先救老媽老婆就會沒命,那麼是要先救老婆還是先救老媽還是誰都不救呢?

看看古人是怎麼做的...
孟子:

從小死了老爸,老媽拉扯我不容易,為了讓我健康成長,又搬了三次的家,無法吃好的穿好的為得就是讓我有出息。老媽和老婆落水當然先救老媽了,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嘛!

老婆死了我可以再找一個,老媽死了可不能再找一個,再找一個那就是後媽了。聽說後媽沒幾個好的。

「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老媽,我來救你了」。撲通一聲孟子跳下了水。

周幽王:

老婆和老媽落水了當然得先救老婆了。想當年俺為了逗親愛的褒姒笑一笑,連江山都不要了,連自己的小命都不要了,何況是老媽?

再說這死老太婆在立太子的時侯老是偏向俺弟弟,害得俺差點都沒當成太子。

————「情深深雨蒙蒙,我對你的愛很深,褒姒我來救你了。」周幽王撲通一聲跳進了水裡。

--------------------------------------------------------------------------------------------------------

劉備:

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衣服破尚可補,手足斷安可續?只要俺二弟和三弟沒掉水里就行了,其它人俺可不管他。

————「老婆,老媽。你們死的好慘呀!」劉備一頭栽在河邊上嚎嚎大哭起來。


--------------------------------------------------------------------------------------------------------


曹操:

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管它是老婆還是老媽了,只要不是我掉水裡就行了。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曹操哼著詩,提著劍,慢慢的走遠了。


--------------------------------------------------------------------------------------------------------


屈原:

這個世界太黑暗了,這個國家太腐敗了,活著也沒啥意思,不如都死了乾凈,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投身于河水中倒是一個挺好的歸宿。

---------「現在的一片天,是骯髒的一片天,星星在文明的天空里,再也看不見老婆,老媽,我和你們一起死」屈原一邊唱著一邊跳進了水裡。


--------------------------------------------------------------------------------------------------------


莊子:

生又何歡,死又何哀?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

老媽和老婆死了就死好了,不過是從有形的元氣狀態,回到了無形的元氣狀態,有啥好傷心的呢?救他們干啥呢?誰都不救啦!

—————「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莊子分開著雙腿像簸箕一樣坐著,手中拿著一個瓦缶,邊敲邊唱,看著老婆和老媽慢慢地淹沒在水中,滿臉快快樂樂的樣子。


--------------------------------------------------------------------------------------------------------


王勃: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婆是自己最愛的人,老媽是自己最親的人,怎么辦呢?不管它,先跳下去,看看離誰最近,就先救誰吧。王勃撲通一聲跳了下去。


---------「不好,我忘了自己不會游泳了。」王勃咕嚕嚕地喝了幾口水,也慢慢地沉了下去。一代才子王勃就是因為此事溺水而死的。


--------------------------------------------------------------------------------------------------------


孫悟空:

我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沒有老媽。所以不存在老媽落水的問題;我是個和尚,沒有老婆。

所以不存在老婆落水的問題。不存在老媽落水的問題,也不存在老婆落水的問題,就更不會存在老媽和老婆同時落水的問題。

這白癡的問題也不知道是哪個豬頭想出來的,簡直比俺師弟豬八戒還蠢。

-------------------------------------------------------------------
報長的話:

看到「老婆和老媽同時掉在了水裡了…你要救那個?」…這一個難以回答的千古問題。
突然想到了一個很有趣的答案:「反問女孩若是妳兒子碰到這種情況,妳希望他救誰?」

會這樣問:
其一,在於想先讓對方思考一下,若當她立場變了,她會希望這個答案是什麼呢?希望兒子救自己?還是救他的另一伴?再思考回原來的問題,她又希望得到什麼樣的答案呢?

其二,也想讓大家知道當碰到問題時,立即處理並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有時讓子彈飛一陣子,事態明朗一點再處理反而更容易對症下藥。不要讓事情牽著自己跑,要有能力掌握事情,才能找到解決之道。

有時也會想,為何女人總是為難女人?總希望自己的男人在她與其他女人(包含男人的媽媽)之間做出決擇。
有些女人總是希望另一伴聽自己的,而當女人成為人母後,又希望自己的兒子聽自己的,卻不思考,自己的另一伴是其他女人的兒子,自己的兒子日後是其他女人的老公。也會思考,為何這個世界是那麼的重男輕女,其中一個問題似乎是出在女人身上,因為女人總是對自己的男人約束,對兒子卻是溺愛。而當自己約束另一伴時,他的母親就會不悅,當自己的兒子被其他女人約束時,自己也會不悅,進而彼此看彼此不順眼。

就像金庸小說 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其母親 刀白鳳,對段正淳招惹其他女人深感不滿,但卻對段譽說,他想娶誰就娶誰,若都喜歡那就全娶回來。有些女人希望自己的另一伴心中只有自己,卻能放縱兒子招惹許多女人而不加責罵,甚至還有一些女人會稱讚兒子有女人緣,反罵自己的媳婦沒本事留不住男人的心。
若,女人不再為難女人,能多站在彼此的立場去思考,相信女人與男人必定能更加的平等。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2年11月26日星期一

兩位神父


兩位神父去夏威夷度假。




他們二位為了要享受一個真正的私人假期,決定不穿不帶證明他們是神父的任何東西,而且,飛機一著陸就進入一家渡假用品店,買一些真正渡假用的短褲、襯衫、涼鞋、墨鏡等等。

 

第二天早晨,他們穿著「遊客」裝去海灘,找個位子適中的海灘椅子坐下來,大大方方地享受飲料,陽光和風景什麼的時候……

 

一個酷到不能再酷的金髮碧眼上空美女,只穿著小到不能再小的比基尼內泳褲,一直笑瞇瞇的向他們二位走過來。

 

兩位神父,目瞪口呆地凝視她。

她來到他們面前,甜蜜蜜地向一位神父說:「早安,神父。」回過頭來又向另一位神父說:「早安,神父。」點點頭分別向二位打個招呼,然後就走過去了。

二位神父嚇到不成,昏迷指數立刻降到三,經過好一陣子才清醒過來。

她到底怎樣知道我倆是神父?

他倆又回到渡假用品店,買更像渡假客的全套衣服,等待第二天的來臨。

 

天一亮,他倆穿上新裝,坐在老地方,享受飲料、陽光,風景時……

 

那位金髮碧眼的上空美女,又只穿一件不同顏色的比基尼泳褲,遠遠向他們二位走過來。

來到面前,她還是笑瞇瞇地點點頭說:「早安,神父,早安,神父」,打完招呼就想要走開。

這時,神父之一忍不住地開了口,說:「小姐,請等一下。」「是,有什麼吩咐?」

神父:「我們是神父沒有錯,我們也以身為神父為榮。但是有一件事令我百思不解,我們這樣打扮,妳到底怎樣知道我們是神父?」

美女嫣然一笑,回答說:「神父……是我,修女凱瑟琳。」

------------------------------------------------
報長的話:

有句俗話說「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原來,女郎能一眼認出他倆神父的身份的秘訣是…她是伴隨在他們身邊的修女。好在這兩位神父沒有做出什麼脫序行為,才沒讓歷年塑造的端莊穩重形象付之一炬。

人的本性其實是愛好自由且隨興的,但礙於身份、地位常讓自己包裹在禮法的約束內,所以當在無人的情況下,或沒人認識自己時,人們心中那股放縱隨性的個性就會擺脫約束展放開來,以舒緩平時的嚴謹束縛的心情。這其實是人之常情,但若當自己放鬆心情,行為亦沒有平時那麼嚴謹時,卻碰到「某些認識的人」那真的是會讓人嚇的手足無措。  
這也告誡您我,人真的不能做壞事,因為說不定在某處正有雙眼睛盯著你。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

2012年11月25日星期日

鬧洞房的由來


中國傳統婚姻以其禮儀的隆重和場面的鋪陳而頗具特色,通常要經過提婚、訂婚、迎娶出嫁、鬧洞房等程序,其中以新婚當夜眾親友在洞房嬉鬧新娘和新郎後,新人雙雙攜手歸寢為高潮。 舊時,此中滋生出一些乖情悖理的舉動,因多發生在洞房裡,故稱為鬧房、鬧洞房、鬧新房。由於這一習俗以新娘為主要逗趣對象,故又稱鬧新娘、耍新娘,舊時還稱為戲婦。

關於鬧房習俗的來歷,我國民間有兩種說法。 一說源於驅邪避災。相傳,很早以前紫微星下凡,在路上遇到一個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隨在一夥迎親隊伍之後,他看出這是魔鬼在伺機作惡,於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見那女人已經先到了,並且躲進洞房。 當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進入洞房時,紫微星守著門不讓進,說裡面藏著魔鬼。

眾人請他指點除魔辦法,他建議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勢眾,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惡了。”於是,新郎請客人們在洞房裡嬉戲說笑,用笑聲驅魔。果然,到了五更時分,魔鬼終於逃走了。 可見,鬧洞房一開始即被蒙上了驅邪避災的色彩。 鬧洞房驅邪的風俗南北各地均有。 有人入洞房前,長江中下游地區,新郎前一晚就須睡在洞房,事先請兩名女童手執紅燭將新房內照一遍;天津人則請吹打班子在新房內吹打,以求吉利。

新人入房後,驅房內邪氣依然十分重要。 比如在東漲,新郎進屋後要像徵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者手執單刀朝每個角落虛砍一刀,並且歌曰:“一砍妖,二砍怪,三砍魔鬼壞腦袋,四砍喪神快離開,笑看麒麟送子來。”更普遍的習俗是在新房內置長明燈。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