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2日星期六

團團轉

一個後生從家裡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禪院裡的老禪師。

來到禪院,他與禪師一邊品茗,一邊閒扯,冷不防他問了一句:「什麼是團團轉?」

「皆因繩未斷。」老禪師隨口答道。

後生聽到禪師這樣回答,頓時目瞪口呆。

禪師見狀,問道:「什麼使你如此驚訝?」

「老師父,我驚訝的是,您怎麼知道?」

後生接著說:「今天在來的路上,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穿了鼻子,拴在樹子,這頭牛想離開這棵樹,到草地上去吃草,誰知牠轉來轉去都不得脫身。我以為師父您既沒看到,肯定答不出來,哪知師父隨口便答對了。」

老禪師微笑著說:「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問的是牛被繩縛而不得解脫,我答的是心被俗務糾纏而不得超脫,一理通百事啊!」

後生大悟!一只風箏,再怎麼飛,也飛不上萬里高空,是因為被繩牽住;一匹壯碩的馬,再怎麼頑烈,只要被馬鞍套上,就任由鞭抽,也因為被繩牽住。

那麼,我們的人生,又常常被什麼牽住了呢?

一塊圖章,常常讓我們坐想行思; 一個職稱,常常讓我們輾轉反側; 一回輸贏,常常讓我們殫精竭慮; 一次得失,常常讓我們痛心疾首; 一段情緣,常常讓我們愁腸百結; 一份殘缺,常常讓我們蹙眉千度。

為了錢,我們東西南北團團轉; 為了權,我們上下左右團團轉; 為了慾,我們百轉千迴奔竄; 為了名,我們日日夜夜竄奔。 快樂哪去了?幸福哪去了?

因為一根繩子,風箏失去了天空; 因為一根繩子,水牛失去了草原; 因為一根繩子,駿馬失去了馳騁。

塵世的誘惑或牽掛都是繩。 人生三千煩惱絲,你斬斷了多少?

禪師說:「眾生就像那頭被繩束縛的牛,被許多煩惱與慾念纏縛著,生生死死不得解脫。」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滅最為樂!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释迦牟尼佛出家

释迦牟尼佛出家(即福光王子出家)

无数劫之前,义成慧如来出世说法,当时人寿为一亿年。具光国王即于彼时统治六千万由旬内之国土,国王所居宫殿纯以七宝制成,名为宝光王宫。人人皆谓国王财富圆满,而国王所生太子福光更是相好庄严,福光降生时出现一千七宝宝藏,王宫内也现出七人身量之七宝,且整个瞻部洲人众皆生欢喜心,就连身陷牢狱之人亦得到赦免释放。
王子长大后精通一切世间技巧与文艺,净居天天人也于夜晚时分以偈颂形式为其宣说应不放逸、无常、以及妙欲过失、希求菩提心功德等佛法。他将天人所有话语都牢记心间,在十年中去掉昏沉、掉举、嬉笑、希求财物等过失、习气,一直专心思索佛法意义。每当看到轮回众生无有悲心之举动,王子便觉其可怜并沉默不语,进而更是苦苦思考此类问题真义。
父王为令太子无忧欢乐、尽享今生,便在某地特意造出一胜喜城市,城中南北纵贯有七百余条道路,各个畅通无阻。且又遍布七宝铃铛、黄金璎珞、珍珠及珍宝华盖,整个城市完全用此类奇珍异宝而为严饰。国王又栽种一千棵宝树,树与树间皆以六根珍宝线相连,中间多罗树交杂林立千万株。具光国王还为太子安排歌女、舞女各五百名,要求她们务必能常常令太子生欢喜心。为使太子感觉人间妙欲实为胜妙,国王又在各个交通路口精心陈设、摆置乘骑、妙衣、饮食等物,希冀太子能随意享用无尽财富。胜喜城中由珍宝所成之宫殿长达一由旬左右,一百座牌坊严饰之宫殿内,太子享有千万宝床。宫殿所在地尚建有花园,花园中遍植郁郁鲜花;八百棵宝树临风而立;宝梯通达各处;一百零八个狮子口喷泉恒常涌流香洁之水;鲜花常开不败;万千蓊郁绿树以珍宝线相连,微风拂过,悦耳音声不绝于耳;整个花园上方全为珍宝网覆盖以挡微尘…… 宫殿中宝座成千上万,每一宝座上皆蒙秀美绸缎;王子宝座则由七宝制成,有七人身量般广大,上铺各种柔软布匹与华丽坐垫;宝座前置有檀香、沉香等各种香,袅袅清香不绝袭来;每日早晚各三次,都有专人遍撒鲜花;宫殿内外黄金旗帜随处招展;珍珠、珍宝光芒自然明亮;宝树上数百飞幡迎风舞动;花园中之众多如意宝天然放光,光明照彻整个世间;飞鸟鸣禽怡然自乐,八哥、鹦鹉、长颈鹤、孔雀、当歌、妙音、共命鸟等等,皆出天籁之音。整座花园与天人花园无有二致,且具足百味甘美饮食。
当时园中多有十六至二十岁少年,齐集王子身边寻欢作乐;擅长工巧、文艺之年青人也全部汇聚此处;太子父母爱子心切,又为福光觅来两千万美女,亲友也送来两千万美女,城中诸人亦送来两千万,尚有其它国王赠与太子美女两千万。所有美女均靓丽端妍,且全部年满十六周岁,兼以精通歌舞及种种令男人销魂之术。她们各个满面笑容,娴熟掌握有关引生贪欲之各种技艺。无论身行何处,全身香气都会如青莲花般四溢弥漫。 就在这等温柔乡中,福光太子依然不为眼前美色、歌舞所动,他根本不贪执此类妙欲,且坚定认为所有这些全是毁坏善法之因。他想到:我无需享用这些美女,正如一人如若遭遇刽子手,逃命尚且不及,就算碰到稀有、难得宴会又怎会妄生欢喜?福光太子即如是对美女等各种妙欲均无有任何稀奇、贪爱心。他在十年时间中都恒常思维道:我何时方能从此种与自己不相应之环境中获得解脱?什么时候才能以不放逸之行为精进行持善法?除此之外,他从未执着所谓莺歌燕舞、佳丽如云。
众美女后将太子行径统统上告至具光国王处,她们委屈说道:“你家太子从不享用我们,因他根本就不喜欢我们。”国王急忙与八万国王一同前往太子住处,刚见王子,具光就泪流满面。他跪于太子面前,随后又起身哀告道:“我甚是为你行为担忧,不知你何故不喜欢我们为你所做之事?是否有人对你做下令人不悦之事?若有此事,你不妨直接道来,我定会严惩他们。我为你营造天堂般之环境,能拥有这喜乐园林,还有何等不满足之心愿?你快快说来!如帝释天一般之财富,如天女一般之美女,你样样具足,你实在应该开开心心、痛痛快快快与她们共度美好时光。”父王以偈颂方式如是劝说儿子。 深深明了贪执世间过失、已对妙欲彻底生厌之太子闻言说道:“有众生正心甘情愿堕入轮回网,而孩儿则坚定希求解脱,请父王认真听我表白心志:我并非让人得罪,亦无有人对我做令人不悦意之事,只是我自己对世间妙欲已无任何兴趣而已。”王子随即又以偈颂方式将女人过失、诸天人对他所传教言、自己喜欢寂静地之理由,一一向父王娓娓道来。
王子长时间内都呆坐宫殿,同时心生厌烦。他与众多美女只是行、住、坐在一起,从未与她们共陷昏沉、睡眠。福光晚上独自坐于房顶上,夜半时分,他看见净居天天人皆在虚空中任意游走,又听到他们赞叹佛法僧功德,其所宣说令太子浑身汗毛直立、热泪盈眶。他不觉双手合十问天人道:“你们在赞颂谁之功德?你们在空中如此行事,让我听到你们话语后心生安乐。”诸天人则对他回答说:“我们正在讲述、赞叹义成慧如来与跟他同时禅定之比丘功德。”福光太子又问:“此如来是何形象?又应以何种方式见他?”诸天人便详细向其介绍了如来之相好庄严与诸种殊胜功德,王子听到他们对佛法僧之赞叹后欢喜非常,内心从此就此专注于佛陀、佛陀眷属与佛法,同时又再次思维贪欲过患。他心中由衷想到:在欲界中被烦恼缠缚而放荡不羁之众生,始终也无法得到真正快乐。他们不仅得不到恒久乐趣,更不用说无上圆满佛果。我一定要见到如来!但若从正门出入,恐众多亲友都会制造违缘,不如从屋顶上直接跳下干脆痛快。
想到这,王子就面向如来方向纵身跃下,同时祈请道:“请义成慧如来以一切智智了知我心态,并多加垂念。”结果义成慧如来即刻便伸出右手,并且手放光芒,马上就在万丈光芒中触摸到王子。光中随即化出千万朵莲花,如车轮般大小。莲花又发无量光芒接触王子躯体,当莲花光渐至王子身边时,王子便端坐莲花之上,一边飘向如来,一边向佛陀合掌,且连说三遍“顶礼如来”。光芒随后渐渐缩小,王子则已来到如来面前。 福光千百次向义成慧如来顶礼,并以偈颂诚挚祈请如来。如来已了知福光清净心地,就给他宣说了广大清净之苦行,使他当下获得解脱功德与五神通。福光得到神变后,一会飞上虚空向如来撒花,一会又安坐下来赞叹如来功德:“具足相好无垢月,金色如来前顶礼,三界无等汝离垢,遍知如来前顶礼”。
福光是夜即住于义成慧如来处,结果第二日天亮后,具光国王听到一片美女哀哭之声。国王连忙赶来寻问,这些人全说王子已无影无踪。国王闻听后,先是哭泣不止,随后便倒地昏厥。醒来之后就开始百般在城中寻找。城中天神告诉他说:“福光太子已前往东方拜见、供养义成慧如来。” 国王、王妃率成千上万无量众生立即赶往东方,到义成慧如来面前后,众人皆顶礼、赞叹如来,并在佛前为获无上菩提而庄重发愿。如来当下即了知国王清净心地,便为其宣说了菩提中永不退转法门。福光王子则趁此机会在如来前请求道:“请如来及眷属到我所住城市中应供。”如来听罢默许。
王子又对父母、美女说:“请你们欢欢喜喜尽快回国,马上着手装饰胜喜城以供养如来。”人们听到后均非常高兴。 王子将胜喜城装饰好后便开始供养如来,他备有五百种甘美饮食与佳肴珍馐,尽心尽意供养如来与比丘僧众,并为众比丘在七宝宫殿中广陈宝座、珍珠华盖、璎珞。宫殿左右各有花树,此时也与白莲花水池一道广为装饰,皆披以无量无边种种华丽布匹。王子每日都以布匹、妙衣等物对众比丘行盛大供养,必令僧众各个满足、适意。
福光就这样于三千万年中不顾自己睡眠、克服本身昏沉,精进供养如来及其眷属,除供养佛陀外,他无有任何其它作意。如此长之时日内,福光不生贪心与损害心,也从无产生过分别念。他连自己身命与王位都不顾惜,更何谈贪执其余财物。他以此种方式承侍如来,从如来处所闻受之教言,全部过目不忘,过耳即存,无需第二次再向世尊讨教。
在整个供养佛陀过程中,福光王子从未沐浴或洗过澡,也未生半点疲劳厌烦之心。除却进食与大小便外,王子自始至终都未曾安坐片刻。 后当义成慧如来显示涅盘时,王子将佛陀遗体用红檀香木荼毗,并在百千年中用佛陀舍利做成遗塔,且以整个瞻部洲鲜花、妙香、乐器与花鬘供养如来遗塔。后又造成八亿四千万座佛塔,并以七宝所成之璎珞、珍宝华盖而为装饰。王子还在每座佛塔前供养七宝伞、千万击钹乐器与千万灯盏、六亿四千万盏香油灯,再加涂香、粉香种种供品,又沿佛塔四周广植花树,如是虔敬供养一千万年。 王子供养圆满后决定舍俗出家,他披上三法衣后便只靠化缘维持生活。整日端坐从不睡觉,亦不随昏沉、睡眠而转。以如此之知足少欲态度,福光于四千万年中坚持做法布施。他对别人“善哉”等赞叹语都不希求,更不用说博取别种名闻利养。无论向别人宣说佛法或自己闻法,从来也无厌倦之态。诸天天人亦对他恭敬承侍,而王妃、眷属、亲友、城中诸人皆紧随其后出家求法。对此等追随王子出家之人,净居天天人都佩服赞叹道:“我们供养这些人与对三宝供养承侍并无差别。”天人边说边对其谦恭侍奉。 义成慧如来涅盘后,福光比丘守持、弘扬如来教法长达六千四百万年。
佛陀即以此种方式于无量无边如来前广行供养。福光王子即是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其父具光国王便是后来之阿弥陀佛;城中天神即是后来之不动佛。佛经中说,恰如福光王子一般,诸菩萨在希求无上菩提道时,以清净心泯灭一切可爱、不可爱外境,一直以不放逸心厉行善法。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

你在別人眼裡是單純、遲鈍還是笨?

●問題

  
如果只能選擇以下四個不同的夢境,你會選擇哪一個:

  
A.眼前有一座由我愛吃的食物堆成的山,正當我開始大快朵頤時,食物瞬間變成我最討厭的蟲子

  
B.這是我的結婚典禮,而在旁邊要親我的新郎是一個頭頂油亮發光比我矮一個頭的老頭子

  
C.我發現世界上只剩下自己一個人,沒有其他生物,只有自己和一望無際的地面

  
D.看到自己最愛的他(她)正注視著你,而他(她)竟然正在和別人親熱



●答案分析


  
選擇A:別人覺得你現在不笨,只是單純又帶點遲鈍。你對於吃是無法抗拒的,你單純到別人因為想請你幫他做某件事,而拿你愛吃的東西給你,不論是多難或是丟臉的事你都會因此心動甚至答應他的要求!得小心了~再這樣下去,就不是只有單純和遲鈍,別人會真的把你當笨蛋的!

  
選擇B:別人雖然知道你不笨,不過覺得你很遲鈍。事情常常搞砸,動作很慢,所以別人不喜歡與你共事,或者與你共事時都是很勉強的,動作加快一點,人際關係會變更好的!

  
選擇C:沒有人覺得你很笨、很單純、很遲鈍。但是別高興得太早,別人是覺得你很有心機,常常避而遠之,因為你總是很強勢、鑽牛角尖,你或許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但是你總會因為你寬以律己、嚴以待人、雞蛋裏挑骨頭的個性而失去很多機會!

  
選擇D:你是真的很單純,別人也不覺得你很笨。但你常因為過於單純的想法而成了別人的笑柄,在大家眼裏或許是個開心果!不過切記不要變遲鈍了,因為當單純和遲鈍融合在一起,就變成笨咯!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3月10日星期四

醒過來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煩惱,所以有許多人不約而同地問了佛祖一樣的問題:「我該怎麼做,才能不再煩憂?」

佛祖給的答案都相同:「只要放下,你就能不再煩惱。」

有個自以為聰明的人很不服氣,便專程去找佛祖,挑釁地問:「世上有千千萬萬個人,就有千千萬萬種煩惱。但是您給他們的解決方式都完全相同,那豈不是太可笑了?」

佛祖沒有生氣,只是反問男子:「你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做夢嗎?」

「當然會!」男子回答。

「那麼,你每天晚上做的夢,都是一樣的嗎?」佛祖又問。

「當然是不一樣的。」

「你睡了千千萬萬次,就做了千千萬萬個夢。」佛祖微笑地說:「但是要結束夢的方法,卻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醒過來』!」

男子聽到佛祖的回答,啞口無言。

我很喜歡這則禪宗故事。這則故事把煩惱比喻成「夢」,只要我們願意放下,就能從夢中清醒來。無論你的煩惱是什麼,方法都是一樣的。

我當義工的時候,分別探訪過兩個老婦人。

她們的人生際遇有驚人的雷同:都自小喪母,成為別人的養女;都嫁了一個酗酒的老公;兒子都很不孝順;兩人身體都不好,晚年都在洗腎。然而,她們兩人的心境卻大不相同。

第一個老婦人談及往事,她處之泰然。她說種種的不順遂,是她人生的功課,現在她年紀大了,該吃的苦都吃過了,所以她覺得自己真好運,人生像倒吃甘蔗,愈來愈順利。

這名老婦人,現在是某公益團體的義工。

第二個老婦人談及往事,仍然咬牙切齒。她指天怪地,罵兒子詛咒媳婦,她說老天爺對她真不公平!

這名老婦人,也跟那個公益團體有關,但她不是義工,而是受到義工關懷的憂鬱症患者。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兩個臉上的表情、散發的氣息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當下讓我感覺:中國人說的「相由心生」,真的非常有道理。

當義工的老太太,因為已經放下了煩惱,所以給人的感覺是祥和又親切,讓人很想親近,表情有如菩薩;得憂鬱症的老婦人,還把多年來的不順遂、痛苦扛在肩上,她的氣息尖銳又暴烈,讓人避之唯恐不及,表情如同厲鬼。

然而,對於後者,其實我是深刻地同情的。她的一輩子都在吃苦,但她不但不願意放下那些苦,還要抱著那些其實已經遠離的苦難不放,讓它們繼續折磨自己。

也許,人生真的有太多無法逆轉的苦難、無法挽回的遺憾。

也許在夜闌人靜的時候,我們會因此哭泣,覺得蒼天真是無情,竟然讓我承受如此巨大的痛苦……

但是,你我都不應該忘記,能將我們從痛苦的地獄拯救出來的絕對不是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人生有太多包袱,我們可以選擇將它一一扛在肩上,也能選擇瀟灑地放下它們,而能否放下,則會決定我們未來的人生將繼續痛苦,還是可以享有幸福。

想擺脫惡夢的糾纏,唯一的方式是「醒過來」;想忘卻人生的不順遂,唯一的方法就是「放下」。

人生有太多包袱,我們可以選擇將它一一扛在肩上,也能瀟灑地放下它們。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3月9日星期三

向苦難說聲感謝

什麼叫作失敗?失敗是到達較佳境地的第一步。──紐西蘭數學家威廉‧菲利普斯

有一個年輕人不幸發生車禍,因此失去了雙腳。

他的脾氣從此變得很古怪,不但拒絕接受復健,還把自己封閉在家裡,動不動就對父母大吼大叫,但青年的母親始終對他非常有耐心。

有一天,年輕人又在家中大發雷霆,兩手一揮把母親辛苦準備的午餐翻倒在地上。

但母親沒有責怪他,只是嘆了口氣,默默收拾地上的食物。

接著母親坐在床緣,指著對面公寓的一扇窗戶說:「你看到那間公寓了嗎?住在那裡的女孩,跟你一樣因為意外不良於行。但她樂觀又有才華,每天都在家畫畫直到深夜。你不是也喜歡畫畫嗎?也許你也可以學學她。」

年輕人聽了,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但從此他也開始留意起那間公寓。

果然如同母親所言,那間公寓總在傍晚時分亮起燈光,直到午夜燈光才會熄滅,應該是那個女孩正在畫畫吧?

他對那個女孩感到十分好奇。她長得什麼模樣?個性怎麼樣?除了畫畫還有什麼興趣呢?想著想著,青年竟也翻出塵封已久的畫筆,開始作畫了。他封閉的心靈也慢慢敞開,開始定期上醫院復健,跟家人也逐漸恢復正常互動。

在養病期間,他累積了不少作品,終於有一天他鼓起勇氣,帶著自己的畫作,去找住在對面的那個女孩。

可是,他按了好久的電鈴,卻沒有人應門。倒是隔壁公寓走出一個老先生,問他:「請問你有什麼事嗎?」

年輕人說:「我想找住在這裡的女孩。」

「這間公寓一直是空的,沒有人住啊!」老人說:「不過,有一個中年婦人付了我一點錢,要我每天傍晚把燈打開,深夜再關起來。那個婦人說她就住在對面呢。」

年輕人愣住了。原來,女孩根本就是母親編出來的故事,為的是替他編出一個希望呀!

青年沒有告訴母親他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從此更孝順母親,也更努力的畫畫,後來成為傑出的畫家。

在現實生活中,我聽過非常類似的真實故事。有一次我採訪一位技藝高超的玻璃藝師,他製作的玻璃藝術品屢屢到國外展出,還曾經獲得大獎。

而這位藝師,也沒有雙腳。他說自己年輕時是個流氓,酗酒賭博吸毒樣樣都來,讓家人傷透腦筋。

一次飆車出了意外,他從此失去了雙腿,但行動不便也讓他因禍得福,從此與那群狐群狗黨徹底斷了聯繫。

爾後他為了餬口,開始學習玻璃藝術,沒想到人生從此改觀了。「如果我沒有失去雙腳,我想我的人生早就已經毀了。」

他說:「命運真的很奇妙,以前我咒罵老天讓我失去雙腿,現在我感謝老天讓我失去雙腿。」

也許,不到最後一刻,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所遇到的苦難,會對我們的人生帶來什麼正面的影響。

到了那一天,我們也將會衷心感謝老天讓我們遇到這些不順遂。

心靈小語

生命的轉折是非常奇妙的,往往到了最後,我們才發現老天給我們的磨難其實不是災難,而是最珍貴的禮物!讓自己靜下心、沉住氣,靜靜等待苦難羽化成彩蝶吧!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3月8日星期二

国际妇女节

国际三八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 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onal Peace)

我国第一次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不能用“始于”)1924年。当年,我国劳动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广州举行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纪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通令全国,定3月8日为妇女节。


关于国际妇女节的起源,大多数的文字记载是这样的:美国芝加哥女工在1909年3月8日这一天为了争取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而举行了盛大的游行示威。第 二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上,克拉拉·蔡特金提议把这一天作为国际妇女的节日。于是,国际妇女节就诞生了。其实,国 际妇女节的确立及其庆祝日期的选定,并不是简单地与某一具体的历史事件相关联。

国际妇女节的起源过程
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妇女的彻底解放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社会主义者只把妇女问题作为无产阶级总的问题的一部分,忽视了它自身的 特点。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社会民主党人开始从社会主义的视角审视妇女解放问题。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国际妇女运动领袖、后成为德国共产党创始 人之一的克拉拉·蔡特金。
为了能够实现妇女解放的目标,蔡特金和各国社会主义妇女侧重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社会主义妇女的国际联合,二是争取无产阶级妇女的选举权。1910年举 行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通过了蔡特金等人提出的一项决议案。决议除了重申第一届妇女代表会议提出的关于妇女选举权的基本要求之外,还特别规 定了若干争取妇女社会平等和政治解放的实际宣传鼓动措施,措施之一就是每年设立妇女节。
可见,国际妇女节是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措施之一,并没有一个单独关于妇女节的决议,当时也没有规定妇女节的具体日期,更不是为了纪念1909年3月8日美国 芝加哥女工争取政治、经济权利的斗争。国际妇女节的确立是一个过程,它所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相适应。

国际妇女节曾有不同的日期
就像国际妇女节的确定经历了一个过程一样,确定国际妇女节的具体日期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在1922年之前,纪念国际妇女节曾有不同的日期。
1911年~1912年,国际妇女节的纪念日是3月19日,欧洲许多国家的妇女都在这一天举行了争取普选权的示威游行。之所以选在 3月19日,是“为了纪念1848年的德国‘三月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这两次“革命”都发生在3月18日,但1911年的3月18日不是 周末,各国妇女的纪念活动才定在19日这天进行。
1913年~1918年间,各国社会主义者纪念国际妇女节的活动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德国社会主义妇女首先举行妇女争取选举 权周,也就是所谓的“红色周”,动员广大劳动妇女投身到争取社会主义的事业和反战运动中,这种庆祝国际妇女节的方式当时为许多国家社会主义妇女所效仿。在 1915年3月的“红色周”期间,各国社会主义妇女在瑞士的伯尔尼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反战会议,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纪念国际妇女节 的活动。
1919年~1921年间,国际妇女节的纪念日期是在每年的3月5日。1919年,在德国“十一月革命”中,德国共产党领导人、女 革命家罗莎·卢森堡被德国社会民主党人领导的临时政府杀害。受这一事件的影响,左派社会主义者将国际妇女节的纪念日期定在了3月5日罗莎·卢森堡的生日这 天,同时还将国际妇女节称为“共产主义妇女节”或者“国际劳动妇女节”。
1922年以后,国际妇女节的纪念日期才最终定在每年的3月8日。1921年9月在莫斯科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 上,保加利亚代表提出,为了纪念在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英勇斗争的女工,把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与会代表采纳了保加利亚代表的建 议,一致通过决议,将3月8日这天定为国际妇女节。


鲍罗廷夫人把国际妇女节介绍到中国
把国际妇女节介绍到中国的是鲍罗廷的夫人。1923年9月,鲍罗廷以共产国际驻中国共产党的密使和孙中山的苏联代表双重身份来到中国。鲍罗廷和夫人先到上 海后又到了广州,主要是帮助改组国民党,促成国共合作。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坚决支持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廖仲恺及其夫人何香凝与鲍罗廷夫妇有了密切的接触, 何香凝从鲍罗廷夫人那里第一次知道了国际妇女节和克拉拉·蔡特金。何香凝后来回忆说:“有一次,鲍罗廷的夫人和我谈起了妇女运动老前辈蔡特金和‘三八’妇 女节的事,为了配合这一妇女群众运动,我们就打算在广州举行一次‘三八’妇女节庆祝大会。”
所以在中国,最早倡导并且积极筹划纪念国际妇女节活动的人是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何香凝。1924年1月,何香凝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就提出了纪念 国际妇女节的建议和口号;2月在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召开会议时,她又提出了组织广大劳动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借以宣传妇女解放的建议,并获得会议一 致赞同。这次会议决定:由妇女部出面发起集会和举行游行示威活动。
3月7日,按原定计划,妇女部派出12人乘车在广州全市散发题为《三月八日国际妇女节》的传单。3月8日这天,有人专门乘车在街上散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会的传单,但最重要的庆祝活动是上午在广州第一公园举行的盛大国际妇女节纪念会。参加这次纪念会的主要是各女校的学生、各界妇女团体成员,其中有许多中共 党员和共青团员。何香凝主持大会并发表演说。此外,在大会上发表演说的还有廖仲恺和广东执信学校校长曾醒。大会提出了“解放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打倒外国 帝国主义!解放妇女所受资本制度的压迫!”的口号和争取“妇女劳动权,平等教育权,平等工作权,女子参政权”等项要求;呼吁要“保护童工、孕妇,革除童养 媳、多妻制,禁止蓄婢纳妾,废除娼妓制度”,等等。
这次纪念活动是中国第一次庆祝国际妇女节的活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有组织的妇女运动的开始。换言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妇女运动这只“船”是打着国际妇女节这个“旗帜”启航的。

===============================
克拉拉·蔡特金
蔡特金一生的工作与生活,富有传奇色彩,她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舞台上奋斗的近60年中,与许多著名的革命领袖和理论家有过密切的交往,她曾多次见到 恩格斯并且因自己出色工作而受到这位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的称赞;她与列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为制定共产国际的正确路线而努力;她又与斯大林有过长期的 交往,1933年去世时斯大林曾为她扶柩送葬。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3月6日星期日

土地公(local guardian god)生日


传说土地公最忠厚老实,他常常看到三癞子吃鱼吃肉,而自已连饭都吃不上。一次,他便问三癞子“你怎么天天有鱼有肉吃?我连饭都没有吃.”三癞子说:“我呀,有个箍子,把箍子箍在头上,人就会头痛,他就会做好吃的给我吃。如果你要吃的,我就把这个箍子借给你用。”

土地公借了三癞子的箍子,三癞子并告诉他要箍那些骑马坐轿的人头上。一天土地公看见一个骑马的人,就把箍子箍到马头上,马立刻痛得要命,拼命往前奔。把个 土地公累得要死,什么也没得吃。土地公把箍子取下来,把没有得到吃的情况告诉三癞子。三癞子说:“你不要箍在走的,要箍在没走的。”一天,土地公看见稻草 扎的人形,他以为是没有走的人,就把箍子箍在稻草扎的人形头上,箍了几天也没有得到吃的,回来又对三癞子如实说了一遍。三癞子又告诉他:“你要箍会慢慢走 的人。”一天,一个讨饭的人在路上慢慢走,土地公认为这次看准了,就把箍子箍到这个讨饭人的头上,谁知又箍错了,没有得到饭吃。本来讨饭人自已都没有饭 吃,那有鱼肉给土地公吃!于是土地公把箍子还给三癞子。

老百姓认为土地公很老实,一年到头总没有什么吃,就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煎荷包蛋送给土地公吃。并把每年这天定为土地公的生日。



土地公与五祀

农历二月初二,农家户户都舂冬米粿,并用手捏成一块形状象圆饼一样,有大有小。每块粿面印有瓜果和稻穗状等花纹,以象征兴旺吉祥有财气,俗称“土地公 粿”。并备好牲醴、酒馔、果品等供筵,焚香虔诚致祭于家堂供奉的土地公神位——福德正神神龛前,以祈福报功,求赐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招财进宝,合家平 安。在当日或在三天内,家长携带儿男分别到所耕作的田片,在其田岸壁上压上几张福金纸,叫祭“田头土地”,以祈年冬好收成;同时,趁此告知下辈所属田产业 份。俗话说:“吃了土地公粿,裤筒卷起起”。此日后,农民就着手“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农事活动。工商界的亦于二月初二奉祀福德正神,虔诚致祭,而且又在每 年农历二月至十二月的初二、十六都做“牙”,其中二月初二为“头牙”,七月初二为“中牙”,腊月十六为“尾牙”。

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能生万物,养育人类繁衍生息,其功德厚大,就奉若神明。自古以来,人们以土地为“神”,尊土地为社神,民间称“土地公”。当 今习俗雕塑或绘画土地公像,大多数是白发髯髯,右手拿着龙杖,左手执元宝,又称“老土地”,又称“后土”、社公。他既执掌土地行政,又兼理财务。我们常听 到“赚土地公钱”、“土地公送钱”之类俗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以往人死后,上山挖墓地,要向山土地压纸钱租山,出殡行列中要抛撒纸钱——买路钱引行;进 葬时,先以酒馔、金纸焚香奉献,以求佐理亡魂引渡安息之事务。可以说土地公集“地政、财政、德政”于一身,职责之重要可见一斑,古例列为“五祀”之一。

“五祀”者,“户、灶、中溜、门,行也”(《礼祀·曲下礼》中‘祭五祀’郑玄注)。“祭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中溜)、门神、行神。民间所供奉的土地公,大概有两种:
①庙、寺、祠、堂及工商农牧户等,都是供奉“福德正神”。
②在坟墓边祭祀“后土”(山神土地总代表)。
至于与社神相关之神为“稷神”。“稷神”即“五谷神”。土地神庙和五谷神庙在我国古代是国家的象征性建筑物。“社稷”(社神、稷神)兴隆,指的是国家富强,康乐太平。人们常以“社稷”比做“江山”,语意即源自于此。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Dragon Heads-raising Day) 正式形成民俗节日是在元朝。中国自古是农业国家,气候的好坏对农业收成起着决定作用。这个节日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春雨的企盼,希望春天有足够的雨水,为秋天的丰收打下基础。

为什么要“二月二”才龙抬头呢?因为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季节,这时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农民们就要春耕、播种了,非常需要土壤湿润,保有水分。这时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宝贵了,所以有“春雨贵如油”之说。从节气上说,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这是个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人们多么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行为来实现降雨的目的。

为什么是龙“抬头”呢?因为二月初处于惊垫前后,蛰伏一冬的各种动物又恢复了活力,该有所活动了。龙抬头了,意味着龙也行动起来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了。不过,这种说法是一般人对“二月二龙抬头”的通常解释,通俗易懂。然而对于“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这往往被人忽略。
古人以为地球是不动的,是太阳在运动。早在春秋时期甚至更早,人们就把太阳在恒星之间的周年运动轨迹视为一个圆,称为黄道。再利用某些恒星把这个圆分为 28个等分,形成28个区间,称为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如果观察月亮的运行,它基本上是每天入住一宿,待28宿轮流住完,大约一个月,所以称 “宿”。把这28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平分,每个方位便有7个宿。对这28宿,都给它们起了名字。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构成一组,称之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象征龙的头角,亢宿是龙的颈,氐宿是龙的胸,房宿是龙的腹,心宿是龙的心,尾宿、箕宿是龙的尾巴。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黄昏以后也看不见它们。


至二月初,黄昏来临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说文解字》在解释“龙”字时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都是指这苍龙7宿在天空的隐现变化,并非是真有一条动物之龙在变换。“春分而登天”是指春分时期,角宿开始出现在天空,东方苍龙初露头角,即是龙抬头。
中国远古对龙的崇拜信仰一直延续下来,把龙视为管雨水的动物神越来越明确,所以《左传》桓公五年说:“龙现而雩”,是说惊蛰以后龙就要出现了,这时要举行祈求降雨的祭祀。战国时的地理、神话著作《山海经》中也说,应龙居处在南方,“故南方多雨”,而烛龙“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也就是经常招来风雨。由于想象中的龙能腾云驾雾,于是迷信龙能给人带来祥瑞,来到人间便可以化身为帝王天子,以致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
直接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书中提到舞龙求雨的活动。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这些都可以看作后世耍龙灯的滥觞。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不过,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到了元朝,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作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民国时当地二月二的民俗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咸以粗米面作饼及馒首而为早餐。妇女于是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这是辽宁地区的民俗,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同时也制作一些面食吃。
除了吃面食外,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清人《宛署杂民》说:“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种活动是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这正是小农经济意识的反映。有的地方还有耍龙灯的活动,也是求雨之意。讲求在这一天剃头,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明清以来,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清康熙时的《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为什么要熏虫?农历二月初天气渐暖,昆虫开始活动,有的虫子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的,所以这一天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用油煎食物、摊煎饼等办法,凭借烟气熏死虫子,这是一种讲求卫生的理念。在北方,如河北、山东、陕西等地还有吃炒豆的做法用来驱虫。人们将黄豆浸在盐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放在锅中爆炒,很快黄豆在锅中发出蹦响,以此惊动虫蝎,将之驱赶。至于有的文章提到北京有“二月二接姑奶奶”等民俗,这里就不用赘述了。

二月二龙抬头作为古代民俗的一种节日,如今已经基本上从中国人的现代生活中淡化出去了。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对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一些文化内涵,例如古人对龙的崇拜、“龙抬头”在古天文学上的唯物解释等等,是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惊蛰(insects awaken)

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 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 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 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 “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 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所以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 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 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 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 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 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 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 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 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 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 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