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6日星期六

慈仙壇仙法師公寶誕千秋慶典幕後花絮花絮



每個慶典成功完美演出的背後總有一班努力工作的理事/志願工作人員,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次慈仙壇寶誕千秋的幕後花絮.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你的思考能力?

●問題

  
假若你是個小孩子,希望自己快點長大,你心中最羨慕大人的是什麼:

  
A.可以為所欲為

B.不必考試

C.穿著打扮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

D.權威感

  




●答案分析






  
選擇A:你具有很強的吸收力,可以快速了解別人在說什麼,經過消化之後,轉化為你熟悉的做事程式,讓所有人都嘆服你是心中有數的人。

  
選擇B:你的想法和別人很不相同,會考慮事情的其他方面,然後這往往不是一般人會想到的,所以如果沒有知音,你可能是一個人獨自奮戰。

  
選擇C:你會想到問題的細節部分,當多數人已經掌握大方向之後,你提出的意見可以讓事情做到完美的境地。

  
選擇D:你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先找出最主要宗旨,確定實施的範圍之後,才開始進行大綱的架構,所以你很快能進入狀態,對事情的全貌有清晰的概念。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世界粮食日

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世界粮食纪念日,是在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选定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因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于1945年10月16日。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中要求,各国政府在每年10月16日要组织举办各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庆祝活动。1981年10月16日第一个世界粮食日,世界各国的重视盛况空前。全世界有150个国家举办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60多个国家发行了120多种以世界粮食日为主题的纪念邮票,还有33个国家铸造了60多种纪念币,数量达2亿枚。显示出世界人民对粮食和农业问题的关心。自1981年第一个世界粮食日以来,我国政府极为重视,农业、粮食、农垦、林业、轻工、水利、卫生、气象、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都积极为此项活动做出贡献。现在,每年的10月16日,都成为唤起人们重视粮食和农业的日子。

“世界粮食调查”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自创立以来,不定期地进行了5次“世界粮食调查”。从这些调查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饥饿不但没有消除,反而在不断扩大。1946年的“第一次世界粮食调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5~1939年的70个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90%)为对象,按“每天平均摄取热量低于2250卡界定营养不良,得出的结论是:世界人口的大约半数处于营养不良状态。1952年的“第二次世界粮食调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1948年的70个国家为对象,所得出的结论是:总的营养水平比战前降低,除北美、欧洲、大洋洲外的所有地区均未达到基准水平。1963年的“第三次世界粮食调查”,以1957~1959年的80个国家为对象,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60%的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1977年的第四次世界粮食调查统计分析了1972~1974年的数据,调查范围扩大到162个国家。结论是全世界有4.55亿人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发展中国家人口的1/4都属于这个范围,尤其是儿童和妇女的营养不良更加严重。从世界性粮食情况恶化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警告。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是:112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 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严重。据当时预测,在80年代世界粮食仍将趋向短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作出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把1996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确定为“同饥饿与营养不良作斗争”,1997年定为“投资粮食安全”,目的是动员世界力量,增加农业投入,增强粮食有效供给能力。基于人们对全球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过度追求粮食生产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政府对于举办“世界粮食日”的活动都很重视。有的国家首脑在这一天发表演讲,有的国家举行纪念会和发表纪念文章,有的国家科研机构发表粮食和农业科研成果,举办科学讨论会等,以提高人们对粮食和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粮食及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发展。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0年10月15日星期五

母親給出的答案

有個孩子對一個問題一直想不通:為什麼他的同桌的同學想考第一名就考上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卻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後他問道:「媽媽我是不是比別人笨?我覺得我和他一樣聽老師的話,一樣認真地做作業,可是,為什麼我總是比落後他?」

媽媽聽了兒子的話,感覺到兒子開始有自尊心了,而這種自尊心正在被學校的排名傷害著。

她望著兒子,沒有回答,因為她不知道該怎樣回答。

又一次考試後,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學還是第一名。

回家後,兒子又問了同樣的問題。

她真想說,人的智力確實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腦子就是比一般的人靈活。

然而這樣的回答,難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嗎?她慶幸自己沒說出口。

應該怎樣回答兒子的問題呢?

有幾次,她真想重覆那幾句被上萬個父母重覆了上萬次的話--你太貪玩了,你在學習上還不夠勤奮,和別人比起來還不夠努力……以此來搪塞兒子。

然而,像她兒子這樣腦袋不夠聰明,在班上成績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時活得還不夠辛苦嗎?

所以她沒有那麼做,她想為兒子的問題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

兒子小學畢業了,雖然他比過去更加努力,但依然沒有趕上他的同學,不過與過去相比,他的成績一直在進步。

為了對兒子的進步表示讚賞,她帶他去看了一次大海。

就是在這次旅行中,這位母親回答了兒子的問題。

現在這位兒子再也不擔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沒有人追問他小學時成績排第幾名,因為他已經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大學。

放寒假回來時,母校請他給同學及家長們做一段演說。

其中他講小時候的一段經歷:「我和母親坐在沙灘上,她指著前面對我說,你看那些在海邊爭食的鳥兒,當海浪打來的時候,小麻雀總能迅速地起飛,牠們拍打兩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鷗總顯得非常笨拙,牠們從沙灘飛入天空總要很長時間,然而,真正能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還是海鷗。」

這場演說使很多母親流下了眼淚,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親。

這位母親從不說一些令孩子洩氣的話,在找不到適當的答案前寧可沉默,以自身之受去支持孩子的一步步成長,孩子在這樣寬容的環境下,最後交出優秀的成績。

教育,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和喚醒,是對人的內在潛能的開發和拓展,讓孩子健康地生長,需要一種平和的心境,一種智慧的胸襟,一種獨特的魅力,這一切必須以寬容為基礎!

------------------------------------------------------

報長的話:
   
父母心中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夢想,但…又有多少位父母能陪伴孩子一同學習成長,一同去實現這個夢想?

有太多的父母只會將孩子的教育問題交給學校老師負責或是讓孩子獨自去努力,以為只要自己努力賺錢,讓孩子擁有比別人多的學習機會,就有能力足以和其他小孩競爭,卻忽略孩子的興趣與潛能是需要父母一同去發掘的。

本文章中的母親做對了二件事:

一件是,從不潑小孩冷水,永遠灌輸小孩正面、積極的想法。

一件是,陪伴孩子一同學習成長,並給予支持。

小孩的學習過程不是用嘴巴說幾句…你要用功、要努力就能達成,教育是從心出發,用愛修正前進的道路,這樣才能培養出德、智雙全的人才。

雖說,學校裡的排名是孩子競爭力的一個依據,但排名卻無法決定一個人的成就,因為人的潛力是無限的,而握有這個潛力的鎖匙的人就是父母親。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0年10月14日星期四

庙里常见的五营兵马令旗

有一種旗子
五種顏色(綠紅黃白黑)
有的插在神轎後
有的插在營斗上

Photobucket

這就是五營旗
代表五方位神將
綠 : 東方張將軍
紅 : 南方蕭將軍
黃 : 中央李元帥(三太子)
白 : 西方劉將軍
黑 : 北方連將軍


每個宮廟都有屬於自己的五營兵將
互不侵犯~
五營兵將負責駐守其主神管轄範圍內的村庄
遇有任何妖魔邪煞便盡力驅逐



五營還分為內五營和外五營
在鄉下看到路邊有小廟
內有插五營旗或迎馬者
即為營寮 稱外五營
宮廟中有安置營斗 上插有營旗者
稱內五營


Photobucket


各方位所分配的兵將數目都不一樣
皆由中營即中壇元帥統領
神明出巡或進香時
便擔任先鋒開路




其實傳統上
旗子就有避邪的作用
旗子代表正氣
例如 : 軍旗、國旗、會旗、戰旗...等
因此旗子絕不能被人任意橫跨或倒置在地上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濟公活佛與眾仙法師公千秋寶誕晚宴

農曆的「九月九」是傳統的重陽節。「重陽」也叫「重九」,是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 兩九重疊,謂之重陽,由於「九九」和「久久」同音,有長長久久的含意,因此有長壽之說。重陽節因此又發展為「敬老節」,希望每位老人家,都能富貴長命的意 義,曹丕曾書與鍾繇曰:「九九乃長壽日,可聚會也。」古人認為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祥日子。

另外,此日也為慈仙壇濟公活佛與眾仙法師公千 秋寶誕~所以在這丹桂飘香的日子里我們除了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也要感恩家里的吉祥因為『家有老翁,屋有吉祥』因此在這感恩的季節里本壇邀請大家參與 本廟一年一度的盛大慶典『濟公活佛與眾仙法師公千秋寶誕~籌募建廟基金晚宴』。

Photobucket

為慶祝仙法師公誕辰,本壇於九月初八(15/10/2010)星期日設籌募建廟基金晚宴于新山南方學院,歡迎全国各族同胞善長人翁,善信們踴躍心手相連參與此籌募建廟基金慶典,其中餐宴部分款項將捐作建廟基金也歡迎大家慷慨解囊播出善款以助本壇便盡早落實建六合廟宏遠。

×即日起至九月初一(08.10.2010)公開讓大家訂席參與出席晚宴,享用美食之余也可以發揮愛心協助本壇籌募建廟基金~付款方式以匯款及支票訂席為佳。

宴會場地:新山南方學院(Southern College)
宴會地址:PTD64888,15KM JALAN SKUDAI,P.O.BOX 76,
81300 SKUDAI JOHOR.

餐宴價格:每座(一位)RM100,每桌(十位)RM1000

宴會時間:15.10.2010(農歷九月初八)星期五晚上七點準開席。

付款方式:匯款/支票請寫--->
Pay To : Persatuan Penganut Chee Kong
Acc No : 123-00-018288
Bank : Hong Leong Bank

欲獲取更多詳細資料請聯系本壇理事會員:
Mr Pua (+6017 770 1260)

溫馨提醒:請匯款/支票付款的善信朋友們~在匯入款項后發一則SMS/Email到慈仙壇(推薦大家使用sms)~來信的善信請注明名字,款項和訂席/出席人數,所有的收據將于九月初九前給予善信們。

備注:本壇于九月初九(16.10.2010)晚間七點開始備有過平安橋祈福活動,在九月初九-九月十一
(16.10.2010-18.10.2010)這三天內本壇也有木偶戲的表演~讓大家開年前再撈個風生水起~歡迎大家踴躍出席。

慈仙壇感謝您的慷慨解囊,功德無量~積福添壽。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

重陽節的傳說

關於重陽節,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的傳說和文人故事。下面將與大家分享3個與重陽節有關的傳說故事。

龍山落帽

在《晉書‧孟嘉傳》記載。晉朝永和年間,明帝的女婿桓溫為征西大將軍,而陶淵明的外祖父孟嘉任參軍,很受桓溫的賞識與器重。有一年重陽,桓溫在龍山宴請幕僚,大家吟詩作對,好不痛快。正當酒酣耳熱,詩興大發的時候,突然刮起一陣風,不巧把孟嘉的官帽吹落,而孟嘉竟無察覺,還津津有味的和別人飲酒賦詩。

中國是禮義之邦,對於冠冕風度可說是十分講究,子路有「君子死,冠不可免」的名言,所以官帽落地而沒有察覺,在眾人之前真是有傷大雅啊!桓溫見此,即暗令參加聚會的文學家孫盛,趁孟嘉如廁之後把帽子放回孟嘉的座位上,再作文嘲笑他。孟嘉回來一看,不但不介意,還立刻趁興作文答覆。由於他學問淵博,文辭俊雅,因此一語道出,四座皆驚,眾人無不嘆服。

後來「孟嘉落帽」變成了著名的典故,用來比喻文人不拘小節,風度瀟灑,縱情詩文的神態。後來《歲華紀麗‧重陽》稱重陽節為「授衣之節,落帽之辰」,便是引用了這個典故。

女兒節

重陽節不僅是文人雅士飲酒、賞菊、登高、賦詩的日子,在江南一帶,這天都讓婦女停止家事操作,休息一天,稱為「息日」,這個習俗,有個傳說來自干寶《搜神記》。

淮南有一位丁氏女,下嫁於同縣謝家。不幸的是,她的婆婆相當凶惡殘忍,經常強迫她做繁重的家務,一旦她無法按期完成,就遭到婆婆的痛斥和毒打。

後來丁氏不堪婆婆動輒打罵、虐待折磨,終於在重陽節這天懸樑自盡了,死後她的冤魂不散,還附在巫祝身上說:「為人媳婦者,長年累月操勞不輟,九月重陽日,請婆家讓她們停止工作,休息一天。」因此,當地人便蓋了一坐「丁轡祠」紀念她,據說十分靈驗。

9月9日婦女休息一天的習俗也就留傳下來了;而從此每逢重陽節,父母要把嫁出的女兒接回娘家吃花糕,稱「迎寧」;到了明代,甚至將重陽節稱為「女兒節」呢!

白衣送酒

重陽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孟嘉落帽故事裡孟嘉的外孫陶淵明,一生酷愛飲酒,生性恬淡,是個愛菊成癡的文人,他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菊花詩中的名句。

根據南朝宋人檀道鸞《續晉楊秋》記載,有一年重陽節,陶淵明在宅邊東籬下正賞菊花,突然酒癮大發,無奈家中無備酒過節,只好惆悵的坐在屋旁籬畔。猛一抬頭,忽然看見一個身著白衣的使者,載酒而來,一問才知道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來的送酒差使。原來朝廷屢次征召陶潛為著作郎,他都不願就職,王弘想要結識這位名士,便特別遣人送禮以表心意。

這回陶潛見酒大喜,立刻開罈,隨即在花叢中暢飲了起來,一時酒醉,吟出《九月閑居》這首名詩。後來重陽節陶公詠菊、白衣送酒的故事,也成了後世文人吟詠時常用的素材了。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0年10月12日星期二

將對手變成朋友就是完美的勝利

 

老鼠是山神的寵物,牠向山神要求下凡當一回普通的動物。

山神說:「在動物世界中,大象是最強大的,你下凡後,必須戰勝大象,才有資格重回到我身邊,否則,你就永遠留在動物世界吧。」

老鼠答應了山神的條件。

但老鼠一來到動物界,便感到牠向山神的承諾是輕率的。因為,牠到動物界後,發現自己是一種又小又弱的小動物,要戰勝大象簡直是天方夜譚,牠後悔了。

但老鼠還是決定試一試。牠想,自己要是從大象的長鼻子中鑽進去,用身體堵住大象的氣管,不讓牠喘氣,大概會迫使牠認輸。

這天,牠乘大象吃樹葉之機,悄悄地鑽進大象的鼻子中,準備實施牠的計劃。

不料,剛進去一小段路程,大象覺得奇癢,便猛地打了一個噴嚏,老鼠只聽到一聲巨大的轟響,頓時覺得天旋地轉,就像炮彈一樣被射向高空,落地後渾身上下像碎了一樣痛。

牠這一下可知道大象的厲害了。

大象心想,這老鼠長得小,胃口可不小,真可惡。於是,一見到老鼠,大象就用牠那大腳踩老鼠。

從此以後,老鼠總是遠遠地躲開大象。牠不想自討苦吃。

可天有不測風雲。一天,大象落入了獵人設下的巨網中。牠掙扎了很久也沒逃出去。

老鼠想,這真是天賜良機,大象現在已毫無抵抗能力,只要我在牠的要害部位挖幾個洞,牠就會沒命了,我不就戰勝大象了嗎?

然而,老鼠看到大象可憐的樣子,又不忍下手。牠的良心告訴牠,應該救大象。

於是,牠開始用牠鋒利的牙齒咬網和繩子,不知過了多久,那張巨網出現了一個大缺口,大象猛地一用力,從巨網中鑽了出來。

大象從這件事情中,看到了老鼠可貴的一面,牠決定同老鼠結下友誼,當然,老鼠也願意交大象這個仁厚的朋友。

於是,老鼠和大象化干戈為玉帛。

不久,山神找到了老鼠,老鼠說:「我還沒有戰勝大象呢,這大概是不可能了。」

山神說:「你將你的對手變成了朋友。難道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完美的勝利嗎?」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