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3日星期六

康熙看病

康熙皇帝得了一種怪病,宮中御醫把所有的名貴藥材都用遍了,就是不見病情好轉,他一怒之下停止了用藥。

這天,康熙獨自出宮微服夜遊,來到一條街上,發現有一個小藥鋪。此時,已是夜深人靜,小藥鋪裡卻燈火通明,還聽到那裡傳來琅琅的讀書聲。

康熙心想,宮中御醫不過是一些庸才,沒有什麼真本事,真正的人才還是在民間。自古道:小藥鋪內有人參。我何不來這裡看看?

於是,康熙便上前敲門。

進屋後,康熙見一個四十多歲的人正在燭光下夜讀,猜想,他一定是這小藥鋪的郎中了。

郎中見有來客夜訪,便問:「閣下深夜造訪有何見教?」

康熙說:「深夜登門,多有冒昧。只因我得一怪病,渾身發癢,遍體起紅點子。不知是何原因?請了好多名醫,都沒有治好,先生能不能給看一看?」

郎中說:「好,請你脫去上衣,讓我看一看。」

康熙脫去上衣,郎中只看了一眼便說:「閣下不必擔心,你得的不是什麼大病。只是你平日吃山珍海味太多了,再加上長期吃人參,火氣上攻,因此起了紅點子,以致發癢。」

康熙問:「此病能根治嗎?」郎中很肯定地說:「不難。只要用些藥就會好的。」

說著,便伸手抱起木架子上的一個罐子,鋪開一個包袱,把罐子裡的藥全部倒出來,足有七八斤重。

康熙不覺一愣,說:「先生,這麼多藥,我一次要吃多少才行?」

郎中笑道:「這是大黃,不是讓你吃的。你拿回家去,用這八斤大黃,煮水百斤,放入缸內,等水溫適中,便入缸洗浴,少則三次,多則五次,即可痊愈。」

康熙心想:宮中御醫那麼多奇方妙藥都不管事,莫非他這不值錢的大黃能治好我的病?

郎中見康熙面有疑色,便笑著說:「閣下請放心,我決不會訛你錢財,這藥你先拿去一用,治不好病,我分文不收。」

康熙說:「好,若能治好我的病,定有重謝。」

康熙回到宮中,按郎中所囑,如法洗浴。

果然,他下到浴缸中,就頓時覺得渾身清爽、舒服,妙不可言。連洗三遍之後,竟然全身不癢,再一細看,身上的紅點子一個也沒有了。

康熙十分高興,第四天又微服來到小藥鋪。

郎中一見康熙面帶笑容便知他的病全好了,於是故意說:「閣下今天是送藥錢來的?」

康熙說:「正是。先生,你說要多少錢?」

郎中哈哈大笑:「見笑了,那天晚上見你半信半疑,我才故意說治不好病分文不收,如今病好了還是分文不收。

我見你氣宇非凡,只想跟你交個朋友罷了,請問,閣下尊姓大名?」

康熙微微一笑:「學生姓黃,字天星,一介書生。」

郎中一聽高興地說道:「我叫趙桂堂,也是一個窮書生。

父親立志讓我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可誰知天不遂人願,多次名落孫山,如今只好在京城開一個小藥鋪,一面行醫,一面攻讀,希望有朝一日能來個魚躍龍門。」

康熙說道:「趙兄,常言說,榜上無名,腳下有路。依你高超的醫術,我可以力薦你進宮擔任御醫,豈不是魚躍龍門了嗎?」

趙桂堂笑了笑說:「你錯了。我以為,行醫者應為普天下百姓著想,為他們排憂解難。進皇宮當御醫,儘管享盡榮華富貴,可不能為天下老百姓治病,非我所願,醫有何益?」

康熙一聽,不禁說:「趙兄的德才令我佩服之至。仁兄,請恕我直言,既然你屢考不中,何不安下心在醫道上大展前程?」

趙桂堂說:「我也是這麼想呀,只是行醫也非易事,我沒有這麼多的本錢,空有淩雲之志,也難有大的發展前程。老兄,你若日後發了大財,資助我一把,幫我建一座大藥堂,也算我沒有白給你看一次病。」

康熙一聽毫不猶豫地說:「若真要建藥堂,叫什麼名字好呢?就叫同仁堂吧,你看這個名字怎麼樣?」

趙桂堂見他當真,便笑著說:「剛才我是一句玩笑話,你莫當真。再說,建大藥堂需一大筆錢,誰知道你何時才能發大財呢?這是雲彩邊上的事,遠著哩。」

康熙說:「眼下不妨試試。」說著從桌子上拿起筆來,順手寫了一張字條,又蓋上印章,然後說:「趙兄,明天你到內務府衙門去一趟,那兒有我的一位朋友,說不定真能管事。」說完,告辭而去。

趙桂堂看著匆匆離去的黃先生,心想這還是個怪人呢。

第二天,趙桂堂忍不住好奇的拿著字條找到內務府衙門,遞上字條不一會兒,就出來一個太監,把趙桂堂領進門內,走過一所院子後,又來到一個大屋子前,太監打開屋門,朝裡一指說:「趙先生,這些夠不夠你的藥錢?」

趙桂堂定眼一瞧,不由大吃一驚,只見滿屋子全是白花花的銀子,他一下子呆在那兒了 。

這時,只聽太監說:「趙先生,萬歲爺有旨,你給他看好了病,分文不收,他要送你一座同仁堂,你如願以償了吧。」

趙桂堂這才如夢初醒:原來自己並不介意要跟他交個朋友的黃兄,竟是當今皇上,真後悔當初自己的荒唐,怎麼一點兒也沒有察覺出來。

果然,沒過幾天,一座大藥鋪拔地而起,取名「同仁堂」。

趙桂堂搬進新居開業典禮之時,怎麼也沒想到康熙皇帝竟親自前來祝賀,慌得趙桂堂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是好。

康熙笑著說:「你莫要心慌意亂,你的藥錢我可是還上了,下次再看病,你仍得分文不收呀。」

從此之後,北京城便有了一個很有名氣的「同仁堂」大藥房。

---------------------------------------------
報長的話:

看病一定要對症下藥,若沒有對症下藥的話,再好的藥亦是無法幫人治病的,所以不要小看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就像藥材一樣,一生下來必有其用處,若能將自己放在 "對" 的地方,定能充份發揮自己的能力,就像故事中康熙的病,用盡各種珍奇的藥草都無法治好,卻被便宜易取的大黃給治好來。

在看這篇故事時,報長也很感佩故事中的 趙桂堂醫生,當一個人面對能飛黃騰達的時候必定歡喜不已,但他卻想到,若他進宮後,宮中只不過眾多醫術高超的醫生又多了一個罷了,而天底下的病人卻少了他這麼一位賢能的醫生,看到這裡時,也讓笑遊人間想到另一篇文章「我是回台灣買靈魂的」,這此文章中的 黃勝雄醫師的精神也讓報長為之感動。

若自己的能力很強時,是願意只為幾個人服務賺取高額的金錢,還是願意為更多的人服務,卻賺少少的薪水…小愛的人為了自己、家庭…而大愛的人是為了世人…笑遊人間實在很難想像自己會選那條路…而親愛的讀者您呢…您會選那個 ^^。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始于1995年,目的是推动阅读和写作,宣扬跟阅读关系密切的版权意识。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日子,因为塞万提斯、莎士比亚和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都在1616年的这一天去世。此外,4月23日也是另一些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日子,如莫里斯·德律恩、拉克斯内斯、佛拉吉米尔·纳博科夫、约瑟·普拉和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很自然地,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1995年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庆祝“世界图书日”源于西班牙的巴塞罗纳。那里每年4月23日圣乔治日这天,人们都走上街头欢庆、游行,大街小巷布满书摊和玫瑰摊,售出的每一本书都附赠一支芬芳的玫瑰。书香、花香,读书带给人们的联想是芬芳的、美好的。4月23日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象征日,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等三位世界著名文学大师都于1616年的这一天逝世。正因为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11月15日,在巴黎举行的第28届大会第22次全会上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 “世界图书和版权日”。旨在鼓励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作为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自1995年以来,在80多个国家中已有千百万人每年都参加“世界图书和版权日”的庆祝活动。去年4月23日,我国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次“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庆祝活动。为了大力宣传“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促进群众性读书活动的开展,繁荣图书市场,繁荣我国科学文化,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今年,“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庆祝活动由北京扩大到各省、市、自治区首府所在城市。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4月22日星期五

無糖的茉香奶茶

作者:君芷

以前總喜歡每天喝一杯女友親手調製的茉香奶茶,加了一匙糖的茉香奶茶。

後來聽朋友說,常喝含糖的飲料對身體不好,於是心血來潮,便要求女友今天的茉香奶茶不加糖。

女友遲疑了一下說:「不加糖,這樣好喝嗎?還是要半糖?」

被她這樣一問,我愣住了,一時不知如何回答,隨口說了一句:「隨便妳好了。」

不久女友拿了調好的茉香奶茶放在我桌上,嚐了一口覺得沒有以前甜,不怎麼好喝,女友說她加了三分之二的糖,我心想,只是少加了三分之一的糖就不好喝了,那無糖的話不就嚥不下去了?

隔天,朋友找我一起去咖啡館聊天,我們各點了一杯咖啡,朋友滔滔不絕的說著他妻子怎樣的粗心、怎樣的不體貼等等……我想到自己的女友,每天都會調飲料給我喝,而且對我也很溫柔,喝著桌上的咖啡,想到這裡就覺得自己真是幸福。

這時朋友忽然用一種很訝異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說:「你咖啡不加糖就直接喝,你不覺得那超苦的嗎?」

看了看桌上還未開封的糖包及奶精,再看了看手上的咖啡,不由得大笑起來,告訴朋友說:「多想想你們婚前的時光吧。」

驅車回家,女友問起今天的茉香奶茶要加多少糖,我肯定的告訴她:「不加糖。」

女友雖然有點懷疑但也沒多問,調了一杯無糖的茉香奶茶,她問:「無糖真的好喝嗎?」

我站起身來,緊握著女友的雙手,看著她的眼睛說:「只要是妳親手做的,有沒有糖都好喝。」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世界法律日

每年4月22日是世界法律日

世界法学家协会,原名为通过法律维护世界和平中心,始创于1963年7月6日.

世界法学家协会的成立是由于国际社会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以便世界各国的法官、律师、法学教授及其他法律工作者能够互相沟通、彼此合作,共同增进公众对国际法的管理与执行机构的支持与信任.

协会会员每年召开一次地区论坛、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共同探讨法律界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通过采取发行刊物及举办会议的形式,协会提供法律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并积极解决阻碍民主、和平发展的问题.

世界法学家协会的宗旨是帮助创建"一个新的法治社会:强者面对公正、弱者得到保护、和平得以永续".

自第一届世界法律大会召开以来,世界法学家协会已经取得了许多卓越成就.大会积极为各国代表及法律界人士提供一个齐聚一堂、相互交流思想、经验的平台.历届大会的决议委员会所起草的大会决议和宣言已经成为世界法律大会最具体、最有价值的成就之一.同时,协会也尽力使各国元首了解历届大会的决议和宣言并依此行事.从各国元首所反馈的支持与鼓励的信息中,足见他们对决议和宣言价值的充分肯定.

世界法学家协会的另一成就是世界法律日的创立及其庆祝活动.世界法律日的第一任荣誉主席,日本首席大法官Kisaburo Yokota曾表示世界法律日使全社会对法律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重新进行审视,并向人们灌输法治是世界和平最终保证的理念.

国际模拟法庭是世界法学家协会的另一传统活动,始于1971年.模拟法庭合议庭由各国与会的首席大法官组成,诉讼各方代理律师也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他们就假设案件进行庭审辩论.模拟法庭对世界各地的律师和非专业人士具有相当的法律教育意义,并证实了法律是代替战争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好手段.同时,模拟法庭也为法官们提供了证明自己在和平进程中巨大价值的机会.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普遍支持。

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

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从此“地球日”成为“世界地球日”。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里持续恶化。有资料表明:自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 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目前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如今全球12%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近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士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沙漠化
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
1986年:环境与和平
1987年:环境与居住
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
1990年:儿童与环境
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 —— 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1995年:全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的世界
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1998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000年: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
2001年:保护地球遗产和地址环境
2002年:善待地球
2003年:生命之水,未来之水
2004年:善待地球 科学发展
2005年: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
2006年: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
2007年: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4月21日星期四

我们的生命,原本多轻盈

我那个活到99岁的阿太(我外婆的母亲),是个很牛的人。外婆50多岁突然撒手,阿太白发人送黑发人。亲戚怕她想不开,轮流看着。但那场葬礼,阿太一声都没哭。即使看着外婆的躯体要进入焚化炉,她也只是斜乜着眼,像是对其他嚎哭的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静的打盹。


  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很不理解阿太冰冷的无情。几次走过去问她,阿太你怎么不难过。阿太满是寿斑的脸,竟轻微舒展开,那是笑——“因为我很舍得”。

  这句话在后来的生活中很经常听到。外婆去世后,阿太经常到我家来住,她说,外婆临死前交待,黑狗达没爷爷奶奶、父母都在忙,你要帮着照顾。我因而更能感受她所谓的“舍得”。

  阿太是个很狠的人,连切菜都要狠用力。有次她在厨房很冷静地喊哎呀一声,在厅里的我大声问,阿太怎么了?“没事,就是手指头切断了”。接下来,慌乱的是我们一家人,她自始至终,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病房里正在帮阿太缝合手指头,母亲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和我讲阿太的故事。她曾经把不会游泳的、还年幼舅公扔到海里,让他学游泳,舅公差点溺死,邻 居看不过去跳到水里把他救起来。没过几天邻居又看她把舅公再次扔到水里。所有邻居都骂她没良心,她冷冷地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等阿太出院,我终于还是没忍住问她故事的真假。她淡淡地说:“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才。”说实话,我当时没听懂。

  我因此总觉得阿太像块石头,坚硬到什么都伤不了。她甚至是我们小镇出了名的硬骨头,即使九十多岁了,依然坚持用她那缠过的小脚,自己从村里走到 镇上我老家。每回要雇车送她回去,她总是异常生气:“就两个选择,要嘛你扶着我慢慢走回去,要么我自己走回去。”也因此,老家那条石板路,总可以看到一个 少年扶着一个老人慢慢地往镇外挪。

  然而我还是看到阿太哭了。那是她92岁的时候,一次她攀到屋顶要补一个窟窿,一不小心她摔下来了,躺在家里动不了。我去探望她,她远远就听到了,还没进门,她就哭着喊,我的乖曾孙,阿太动不了了,阿太被困住了。

  虽然第二周她就倔强地想落地走路,然而没走几步又摔倒了。她哭着叮嘱我说,要我常过来看她,从此每天依靠一把椅子支撑,慢慢挪到门口,坐在那,等一整天我的身影。我也时常往阿太家跑,特别遇到事情的时候,总觉得和她坐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安宁和踏实。

  后来我上大学了、再后来到外地工作,见她分外少了。然而每次遇到挫折,我总是请假往老家跑——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和阿太坐一个下午,虽然我 说的苦恼,她不一定听得懂,甚至不一定听得到(她已经耳背了),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 多。

  知道阿太去世,是在很平常的一个早上。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你阿太走了。然后两边的人抱着电话一起哭。母亲说阿太最后留了一句话给我:“黑狗达不准哭。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吗,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来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那一刻才明白阿太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才明白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阿太,我记住了,“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请一定来看望我。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4月20日星期三

手头的幸福

 《笑林广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鬼托生时,冥王判作富人。

  鬼曰:“我不愿富。只求一生衣食不缺,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过日子足矣。”

  冥王曰:“要银子使,再给你几万也是有的,但这样的安闲清福,难给你享啊。”

  说实在的,我很为故事中的鬼赞叹,他不仅品性高阔,心境辽远,而且还谙识人生要旨。

  你看他对来生的打算,不取富贵,唯求素朴清雅,淡泊一生,可谓无欲无求了吧。哪料,冥王兜头一瓢凉水:要银子,可多多给你,这样的清福,实在难以成全。

  刚开始读到这个故事时,我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说,鬼的愿望极低,已经低到尘俗里了。几万银子都可以随便相送,怎么会满足不了这样一个退而求其次的简单要求呢。难道金钱和富贵,还抵不上尘俗里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吗?

  现在,我懂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冥王真是把这个纷扰的尘世看清了,也参透了。

  是的,这个世界,富贵如指尖的薄暖,浮名若云影的轻凉,即便会绚丽,但似烟花,难以长久。只有“一生衣食不缺,无是无非,烧清香,吃苦茶,安闲 过日子”的生活,才是人生至境,如水扬清波,如风过疏林,每一个日子,看起来很清淡,但都是心头的日子,潜着香,藏着甜,是自己真正活过的每一天。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不断地奔跑,甚至奔命,追逐的,是世俗的需要,而非心灵的需求。富可敌国的人,未必找到了快乐;权倾一方的人,未必寻觅到了幸福。快乐和幸福,说到底,不是金钱和权力,只是心底里的一种安闲与宁静。

  有一首民歌唱道:你眼前有的景,你没有看;你手头有的福,你没有享。是啊,我想说的是,我们多少人,在人生的这一刻,不正活在这人世间最美的至境中吗?可是,又有多少人,意识到了这一点,感受到了这一点?于是,多少眼前的美景被辜负了,多少手头的幸福白白地流逝了。

是的,我们的手头,并不缺乏快乐和幸福,我们所缺乏的,是感知、是珍惜、是把握。我们每天都迷失在看似宏大却无关紧要的追逐中,看起来是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却一天天奔走在远离幸福的路上。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4月19日星期二

測個性,你是如何吃薯條的?

A. 將番茄醬擠在幹淨的容器上,然後用薯條沾著品嘗。
B. 將番茄醬包開個小口,把醬一點點兒擠到薯條上,然後品嘗。
C. 將番茄醬包沿虛線撕開,把薯條放入其中沾醬,然後品嘗。
D. 不吃醬,乾吃薯條。




解答:



A.
此種吃法的人,性格多比較豪放,不拘小節,富於愛心,樂於助人。不過他們多憂慮,做事猶豫,缺乏主見。不過若是哪位上司敢將重任交給他們,他們亦能竭盡全力,較為出色地完成任務。

B.
此種吃法的人,感情豐富,心思敏捷,浪漫單純。心無城府的性格容易上當受騙,一旦陷入痛苦便很難自拔。不過他們善於吟詩作對,孤高自賞,所以最終多也能自得其樂,化去心中的道道傷痛。

C.
此種吃法的人,穩重成熟,循規蹈矩,他們非常在乎周圍人的目光,野心勃勃,卻又匿於智力與能力。平易近人,但又不易於與人相處,所以褒貶不一,很有“兩面評價在人間”的雙重特色。

D.
此種吃法的人,多不修邊幅,不黯世事,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然而他們多有較高的智商,天賦過人,往往不用多少努力就能獲得很大成就,不過這類人往往惰於奮鬥,只要能保證基本生活需要便會滿足。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4月18日星期一

承擔

有一位心地非常謙虛的主管跑來向我遞辭呈,我大吃一驚,因為他是一位完全以部屬為重的人,以每年公司分紅為例,他總是將自己的一份轉給部屬,失去他,將會是一個公司的大損失,每年的考績都顯示他很受部屬的支持。

我詢問原因,繞了個大圈子後,他很委婉的說出離職的原因。

原因是他有一位能力很強的副手,但因為他曾對這位副手的某些企劃案提出一些不同意見,可是副手卻不見得完全認同他的看法,以致於他觀察到副手有些悶悶不樂的行為。

顯然,這位主管想離開,因為將心比心,他不忍看到副手有志難伸,所以他想空出位置來讓副手有自己揮灑的空間,避免自己成為別人的障礙。

了解後,我找來那位副手,並告知他的主管要離開的事,並詢問他是否知道主管離開的理由,他說他不清楚。為了避免給副手太直接的衝擊,我先跟他分享一個故事……

故事描述,有間廟宇,被蓋在一座大湖中央,大湖一望無際,廟中供奉著傳說中菩薩戴過的佛珠鍊子,廟裡只有一艘小舟供和尚出外補給用,外人無路接近,把佛珠鍊子放在湖中廟,更顯現佛珠鍊子的珍貴與安全。

廟裡,住著一位老師父,帶著另外幾位年紀較輕的和尚修行,和尚們都期望能在這個山清水秀的靈境中,加上菩薩鍊子的庇佑下,早日修道完成。

這幾位和尚潛心修練,直到有一天老師父召集他們說:「菩薩鍊子不見了!」和尚們都不敢置信,因為廟中唯一的門二十四小時都會由這幾位和尚輪流看守,外人根本進不來,佛珠鍊子不可能不見,和尚們議論紛紛,因為他們都從和尚變成嫌犯。

老師父安慰這群和尚,說他並不在意這件事情,只要拿的人能夠承認犯錯,然後好好珍惜這串佛珠鍊子,老師父願意將鍊子送給喜歡的人。所以老師父給他們七天靜思。

第一天沒有人承認,第二天也沒有,但是原來互敬共處的和尚們,因為多了猜疑,彼此間已不再交談,令人窒息的氣氛一直持續到第七天,還是沒有人站出來。

老師父見沒有人承認便說:「很高興各位都認為自己是清白的,表示你們的定力已夠,佛珠鍊子不曾誘惑得了你們,明天早上你們就可以離開這裡了,修行可以告一段落了。」

隔天早上,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和尚們一大早就背著行囊,準備搭舟離開,只剩一個雙眼失明的瞎和尚依然在菩薩面前唸經,眾和尚心中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有人承認拿了鍊子,讓冤情大白。

老師父一一向無辜的和尚道別後,轉身詢問瞎和尚:「你為什麼不離開?鍊子是你拿的嗎?」

瞎和尚回答:「佛珠掉了,佛心還在,我為修養佛心而來!」

「既然沒拿,為何留下來承擔所有的懷疑,讓別人誤會是你拿的?」師父問到。

瞎和尚回答:「過去七天中,懷疑很傷人心,自己的心,還有別人的心,需要有人先承擔才能化解懷疑。」

老師父從袈裟中拿出傳說中的佛珠鍊子,戴在瞎和尚的頸子上:「鍊子還在,只有你學會了承擔!」

說到這邊,我把主管離職原因告訴了他,並提醒他:「你還沒學會承擔,因為別人心中有你,而你心中只有自己。」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准提菩萨圣诞

准提,梵名Cundi 。又作准提、准胝、准泥、准提观音、准提佛母、佛母准提。意译作清净。护持佛法,并为短命众生延寿护命之菩萨。禅宗以准提为观音部之一尊,深加尊崇。日本台密以准提入于佛母中,以为佛部之尊。日本东密则以准提为六观音之一,摄于莲华部中六观音(千手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中。盖观音分入六道,为济度众生之应化身。位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之遍知院,身着轻罗绰袖之衣,腰系绶带,手腕佩以白螺,呈十八臂三目之相。 ——《佛学大词典》

准提咒的广大功德威力

准提咒广为中国、日本的广大佛教信徒所持诵,其咒语功德威力不可思议,在很多经典中。详明记载其广大功德。
以下兹节录几部经典中,对于「准提咒」功德威力的简介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陀罗尼经》的记载

据《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所记载。诵持准提陀罗尼,能得到光明独照。所有罪障尽皆消灭。寿命延长。福德智慧增进。并得致诸佛的庇护。生生世世远离诸恶趣。迅速证得无上菩提的佛果。

准提咒印能够灭除十恶五逆一切重罪。成就一切白法(善业)。具戒清净,速得菩提。若在家人。纵然不断酒肉、妻子。但依法修持。无不成就。
《准提陀罗尼经》的记载

依《准提陀罗尼经》所记载。如果薄福无善根的众生。持诵此咒。则能生起菩提分的根芽。决定成就菩提。持诵者亦可祈求聪明、诤论胜利、夫妇敬爱、使他人敬爱。求儿、延命、治病、灭罪、降雨、脱离拘禁、离恶鬼恶贼之难等。
《七俱胝佛母所说陀罗尼经》的记载

在《七俱胝佛母所说陀罗尼经》中记载。若有修持真言的行出家。在家菩萨。诵持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来所造的十恶、四重、五无间罪,悉皆消灭。所生之处,常遇诸佛菩萨。丰饶财宝。常得出家。若是在家菩萨。修持戒行坚固不退。

诵此陀罗尼常生天道。或于人间常作国王。不在恶道。亲近贤圣,诸天爱敬拥护加持。若管世务无诸灾横。仪容端正。言音威肃。心无忧恼。若出家菩萨具诸禁戒。三时念诵。依教修行。现生所求出世间成就。定慧现前。证地波罗蜜。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佛教瑜伽大教王经》的记载

又《大教王经》中记载:七俱胝如来三身赞说.准提菩萨真言。能度化一切贤圣,若人持诵,一切所求。悉得成就。不久证得。大准提果。由此可知准提真言。密藏之中。最为第一。是真言之母。神咒之王。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的记载

此经记载:佛为愍念未来诸众生的缘故。宣说过去七俱胝准提如来等。佛母准提陀罗尼。若有四众。受持此咒。满九十万遍.无量劫来。五无间等一切诸罪。悉皆灭除无余。所在生处。皆得值遇诸佛;所有资具。随意充足。速得成就无上菩提。

若有持诵此陀罗尼者。乃至未坐道场。一切菩萨。为其胜友。又此准提大明陀罗尼。乃诸佛菩萨所说。为利益一切众生。无边菩提道场之故。

若有薄福众生。无有少善根者。无有根器之者,无有菩提分者。是人若得闻此准提大明陀罗尼。若读一遍,即得菩提分根器芽生。何况诵持常不懈废。由此善恨。得以速成佛种。无量功德。皆悉成就。无量众生。远离尘垢,决定成就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的记载

准提咒能够灭除十恶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殊胜白法的功德。诵持此咒者。不论在家或出家。只要专一心志持诵,能使短命的众生,增长寿命无量。像迦摩罗疾此等重病都可以除差,何况其它的病症。

假若诵满四十九日。准提菩萨令二圣者。常跟随此人。所有善心恶心的念头。都会于耳边一一具报。无论是有无福德的人。求取官职不顺利。为贫苦所逼迫的人,常诵此咒。能够令其今生得致如同转轮圣王的福德。所祈求的官位必得称心。

若求取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其心意。就像随色摩尼宝珠。一切色随着心意而改变。

又持诵此咒。能合国王大臣及诸四众生起爱敬心,见到的人即感到欢喜。诵持此咒的人。过水不能溺,遇火不能焚烧。毒药怨家,军阵强贼。及恶龙兽诸鬼魅等。皆不能危害。若欲请梵王帝释四天王阎罗天子等。只要诵持此咒。必然随着祈请而到来。所有驱使。随心皆得。

此咒于南胆部洲有大威势力。能移须弥山,竭尽大海水。咒加持干枯木。能生花果。何况更能依法持诵。不转肉身,得大神足。往生兜率天。

若求长生不老及诸众仙药。但依法诵咒。即得见观世音菩萨。或金刚手菩萨。授与神仙妙药。随取食之。即成仙道。得延寿命,齐于日月的寿命。证得菩萨位。若依法诵满一百万遍,便得往谙十方净土,历事诸佛。普闻妙法,得证菩提。
准提咒的功德威力不可思议。以上介绍的部分。也只是经典记载的一小部分。我们所有的愿求,准提菩萨都可以给予满足。

准提咒标准汉语读音

南无飒多喃
na mo sa duo na
叁藐叁菩驮
san miao san pu/ tuo/
俱胝喃
ju zhi na
怛侄他
da/ zha tuo

ong
折隶主隶
zhe/ li\ zhu~ li\
准提莎诃
zhun~ ti/ shuo ha

一字大轮咒:


ong
部林
bu\ lin\ <=(弹舌音)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4月17日星期日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份

有個小男孩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為患脊髓灰質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

他很少與同學們遊戲和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在一個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親從鄰居家討了些樹苗,他想把它們栽在房子前,他叫他的孩子們每人栽一棵。

父親對孩子們說,誰栽的樹苗長得最好,就給誰買一件最喜歡的禮物。

小男孩也想得到父親的禮物。

但看到兄弟姐妹那蹦蹦跳跳提水澆樹的身影,不知怎麼地,萌生出一種陰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樹早日死去。因此澆過一兩次水後,再也沒去理它。

幾天後,小男孩再去看他種的那棵樹時,驚奇地發現它不僅沒有枯萎,而且還長出了幾片新葉子,與兄弟姐妹們所種的樹相比,顯得更嫩綠,更有生氣。

父親兌現了他的諾言,為小男孩買了一件他最喜愛的禮物,並對他說:從他栽的樹來看,他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植物學家。

從那以後,小男孩慢慢地變得樂觀向上起來。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著,看著窗外那明亮皎潔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師曾說過的話『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長。』何不去看看自己種的那棵小樹?

他輕手輕腳來到院子裡時,卻看見父親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種的那棵樹下潑灑著什麼。

頓時,一切他都明白了,原來父親一直在偷偷地為自己栽種的那棵小樹施肥!他返回房間,任憑淚水肆意地奔流。

幾十年過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盡管沒有成為一個植物學家,但他卻成為了美國總統,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羅斯福。

愛是生命中最好的養份,哪怕這只是一句。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