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要特別說明一下 :
(1)陰廟
民間俗信人是軀體與靈魂的結合,生時軀體所處的世界是陽間,
死後靈魂所歸的地方叫陰間,
陰間的靈魂俗稱為鬼,人有人的空間,鬼有鬼的世界。
有子孫祭祀、供奉牌位的,
可轉化成神格的存在,若無後嗣奉祀的,稱為「無緣鬼魂」。
無人奉祀的無緣鬼魂,
在台灣民間尊稱為「老大公」或「好兄弟」,其中含有親切之意,
也有敬畏之心。
民眾相信人死為鬼,所以祭祖一直是重要的活動,
也是慎終追遠、緬懷先人的表現。
至於無人奉祀的無緣鬼魂,基於人道的關懷,悲憫其無人奉祀,
因此為他建祠,使之有所歸屬,
《春秋傳》:「鬼有所歸,乃不為厲」,
有所歸之後才不會危害人間。
一般供奉鬼魂的祠廟概稱為「陰廟」,以其非正神、天仙之故。
因剿賊平亂而戰死者供奉在「義民廟」,以嘉許其義行,
在開台初期,清廷經常利用客家子弟剿平民變,
所以這種義民廟尤其以客家地區為多;
因閩粵械鬥、漳泉械鬥、姓氏械鬥等事件而亡者,
則以義×公、×義公等名稱奉祀;
凡因修路、建築、遷墓所挖掘出土的無主骨骸,
或有無名屍則集中供奉,
稱為
「有應公」、「百姓公」、「萬善祠」、「金斗公」、「大墓公」等;
如為無主女屍則集中在「姑娘廟」,
以示男女有別;海上浮屍則稱「水流公」,
如北海岸著名的「十八王公廟」;
有些醫院也設有「院公」「院婆」的小祠廟供奉死於院中的無名病患
(2)陽廟
廟裡供奉的主神如果有正式神格的話,就是陽廟。
像是天公廟、媽祖廟、玄天上帝廟、保生大帝廟等、大部分的王爺廟等。
民間信仰裡,正式神格的觀念分幾種,
一種是玉皇大帝賜封的神格、
一種是人間的皇帝賜封的神格,
還有就是道教典籍裡有記載的神仙。
道教典籍裡記載的神仙,
有三清﹝玉清元始大天尊、上清靈寶大天尊、太清道德大天尊﹞、
三界公﹝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
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等。
玉皇大帝賜封,民間傳說人往生後,
要是生前行善有功於人民、或是死後靈魂有嘉惠百姓的功績,
玉皇大帝會賜予官職,台灣很多的王爺廟都是屬此類。
另外,要是廟宇的廟匾是「玉敕XX宮」這種格式,
「玉敕」兩字便代表這間廟的主神是由玉皇大帝敕封,
並承玉旨在當地建廟。
人間皇帝賜封,很多由來已久的神明都經由人間的皇帝賜予封號過,
像是康熙皇帝賜封媽祖為「天后」,保生大帝也是。
所以,地藏王、閻羅王、城隍爺是正神,
所以廟裡有拜地藏王、閻羅王、城隍爺不是陰廟,
一般人都誤解,以為掌管陰間之事就叫陰廟。
民間有很多地方都有降乩辦事
替人民解決心中的疑惑
幾乎都會拜地藏王、閻羅王、城隍爺、七爺八爺
所以下次如果有人說 地藏王、閻羅王、城隍爺是陰廟
請別忘了提醒他的觀念喔~~
判別
(1) 陽廟
陽廟的建築在傳統上通常會有天井,並且把屋頂挑高。
讓陽光照進整個寺廟空間,營造出光明莊嚴的感覺。
又因為傳統上認為奇數是陽數,所以確實遵照傳統建築法則的廟宇,
它們的台階數、窗櫺數目都是奇數。
(2)陰廟
陰廟的建築在傳統上則通常不會有天井,
特別將廟宇的屋簷做得比較低,讓陽光不容易照進廟宇,
營造出陰森的感覺。
且傳統上認為偶數是陰數,所以確實遵照傳統建築法則的廟宇,
它們的台階數、窗櫺數目都是偶數。
P.S還有一個簡易的判別法
通常陽廟的屋頂都有 雕龍畫鳳等圖案
但是陰廟不會有。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since 200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