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3日星期二

傳統婚禮→『歸寧』

傳統習俗中,出嫁後的女兒偕同丈夫,在新婚次日或三、四天返回娘家,通常視情況而有差異,這時,女方家會特地宴請親友,介紹『新郎』與親友正式見面,這天的回門就是所謂『歸寧』,俗稱『返外家』【台語發音】,又稱『做客』。

通常『歸寧』傳統習俗須由『新娘』的弟弟或妹妹,去『新郎』家迎接新婚夫婦回門,這天新婚夫妻是不能『空手』而去,必須攜帶『米荖』【台語發音】、禮餅、香煙、檳榔之類的禮品,以免失禮。

這天『新郎』可說是全場的主角,因為首度正式會見女方的親友,在被介紹認識時,須以帶來的香煙、檳榔當見面禮,在宴饗中每一道菜上桌,必須由『新郎』先動筷,這是『請女婿』中的特殊規矩。

譬如酒席間,傳統習俗由『新娘』的舅父會代替丈母娘夾一支『雞腿』給『新郎』吃,以表示丈母娘疼愛女婿;或在宴請親友前,先炒盤米粉給女婿吃。傳統習俗『開宴』後,丈母娘則會拿一張小竹椅給女婿靠腳,讓女婿坐得高高在上,表示『有可吃,有可靠腳』【台語發音】,終身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歸寧』這一天,通常新婚夫妻不在女方過夜,必須趕在日落以前回去,因為傳說這樣才有生男孩的希望,又有一說是『暗暗摸生替查哺』【台語發音】,所以要在太陽下山以後回去,才能『一舉得子』。

當新婚夫妻辭歸時,傳統習俗女方必須贈送雌雄一對雛雞,閩南話稱為『娶路雞』,是用來帶路的,因為『雞』【台語】和『家』【台語】同音,希望藉著『娶路雞』的指引,讓新婚夫妻常常回女方家,另外還有一種解釋,是意謂兩方姻親關係良好,將會禮尚往來,而且『娶路雞』養大後,可以給『新娘』『做月內』時進補。傳統習俗『娶路雞』如果養不活,或在新婦生產前死亡,那麼女方家必須在補送。傳統習俗中除了『娶路雞』外,女方還得另備兩枝紅甘蔗,頭尾不可缺,用紅絲或紅紙條縛著。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