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7日星期日

春節的習俗

我國各地的春節習俗,基本上大致相同,偶爾有日期上的差異。一般而言,從初一到初五,所有的商店都休市五天,農民也不下田耕作。為了求取新年的好兆頭,從初一到初五人們要遵守許多的禁忌。例如:小孩不准哭鬧,如果小孩犯了錯,也不能加以打罵。不准打破碗盤,萬一不小心打破了,要趕快說「碎碎(歲歲)平安」來化解凶災。新春期間也不準動刀剪(代表凶殺及口舌之爭)。不准掃地、到垃圾,以免將一年的財富都掃出去。

中國人喜歡熱鬧,逢年過節更是喜氣洋洋。許多民俗遊藝,便依附在節日的喜慶和迎神賽會中,其中最常見的算是舞龍與舞獅。踩高蹺、噴春及跳財神,皆是具有傳統特色的賀喜活動。

(一)貼春聯

春聯又名「對聯」、「門對」、「對子」等,是春節時貼在門上或楹柱上的吉祥語,由上聯、下聯和橫披組成,它是中國獨創的一種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無不貼春聯慶賀。鮮紅的春聯,抒發了人們美好的願望,點綴出一派盎然春色。

春聯起源於「桃符」。最初是用桃木雕刻出「神荼」、「鬱壘」這兩個神像,掛在大門上,用來鎮妖避邪。 後來,大概由於雕刻神像太費時,就用兩塊木板,畫上神像來代替,叫做「桃板」。再以後進一步簡化,只在桃板上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往門上一掛就完事,叫做「桃符」。這種春節掛「桃符」的習俗從戰國延續到唐代。到了五代,桃符仁才出現春聯語,代替原來的「神荼」、「鬱壘」的字樣。

桃符改稱為「春聯」和用紅紙寫春聯,都是開始於明代。因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歡春聯 ,所以朱元璋大力提倡,及後春節貼春聯便成為一種風俗,流傅至今。

(二)放鞭炮、燃焰火

春節期間,無論是繁華的城鎮,還是偏僻的鄉村,「辟辟叭叭」 的爆竹聲此起彼伏,給節日增添熱鬧的氣氛。

鞭炮又叫「爆竹」、「爆仗」、「炮仗」。放鞭炮慶賀春節,在中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鞭炮起源於 "庭燎" 。所謂 "庭燎" 就是用竹子做成的火把,由於竹節?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就會發出「辟辟叭叭」的響聲,古人稱之為「爆竹」 。初初燃放爆竹是為了驅逐山臊惡鬼的。後來,人們為了過一個平安年,便於 「正月初一」 ,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
稱為「平安爆竹」。

(三)貼年畫

按照中國古老的風俗,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精心美化自己的住舍,除了在屋內牆壁上貼嶄新的年畫,給人以春意融融、喜氣洋洋的感覺。

年畫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繒畫藝術,它是伴隨春慶祈年和驅兇避邪的活動而產生的。年畫起源於門畫與桃符有著同樣悠久的歷史。門畫最初的題是門神,據南朝《荊楚歲時記》中記 :「正月一日,繒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眾所周知,世界上本來就沒鬼,然而人們通過年畫來祈求全家平安吉利的願望卻是可以理解的。

(四)舞龍

舞龍,又名「耍龍燈」、「龍燈舞」,是漢民族傳統的舞蹈形式之一。
每逢喜慶節日,各地都有舞龍的習俗。

舞龍起源於漢代,經歷代而不衰。舞龍最初是作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種儀式,後來逐漸成為一種文娛活動 。到了唐宋時代 , 舞龍已是逢年過節時常見的表現形式。

關於舞龍的來歷,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一天,龍王腰痛難忍,龍宮中的所有藥物都吃了,仍不見效。只好變成老頭來到人間求醫。大夫摸脈後甚覺奇異,問道:「你不是人吧!」龍王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於是大夫讓他變回原形,從腰間的鱗甲中捉出一條蜈蚣。經過撥毒、敷藥,龍王完全康復了。為了答謝治療之恩,龍王向大夫說:「只要照我的樣子紮龍舞耍,就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件事傳出後,人們便以為龍能興雲佈雨,每逢乾旱便舞龍祈雨,並有春舞青龍、夏舞赤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的規矩。

(五)舞獅

舞獅,也叫「耍獅子」、「獅子舞」,它與舞龍一樣,是我國的傳統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流行很廣的民間體育活動。又是一種春節的慶典活動。

舞獅開始於南北朝。在我國,舞獅的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北方舞獅和南方舞獅兩種。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披覆蓋,舞獅者(一般兩人合舞一隻大獅子)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北方舞獅有雌、雄之分,還有文獅、武獅、成獅、崽獅之分。

南方舞獅主要流行在廣東。這種舞獅由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獅子的造型、式樣、顏色多與北方獅不同。舞獅者穿各種燈籠褲,上穿密妞扣的唐裝燈籠袖衫或背心,可見舞獅者全身。舞獅要使出渾身解數。

人們為甚麼特別喜歡在春節時舞獅呢?相傳明代初年,廣東佛山出現一頭怪獸,每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踏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後來,有人建議用獅舞來嚇唬怪獸,果然奏效,那怪獸逃之夭夭。當地百姓認為獅子有驅邪鎮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每逢春節便敲鑼打鼓,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以消災除害,預報吉祥之意。

總之,春節是一個象徵興旺發達、催人發奮圖強的節日,是一個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的節目。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