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9日星期六

12生肖沒有兔 越南喜迎貓年

(東方日報)

中國迎金兔,越南慶貓年。農曆新年將至,對中國人來說今年生肖屬兔,但同樣慶祝農曆新年的越南,過的卻是貓年。有說是曆法傳入越南時,「卯兔」的卯字與「貓」音近似,因而兔年變貓年。

中越農曆過年習俗幾乎一樣,但十二生肖卻有一個不同,令原本屬兔的人到了越南便成了屬貓。有傳當年越南沒有兔,於是用貓代替。十二生肖故事也有越南版,雖 然貓沒參加比賽,但因為貓是老虎兄弟,虎被選了,所以貓也被選入十二生肖,居於虎後。不過較常見的說法是讀音的錯誤引進,因「卯兔」的卯字讀音與「貓」相 似,兔年在越南便變貓年。不過在越南語中有很多都是從漢語借詞,借錯意思的例子經常發生,如將「魁梧」當成形容小孩眉目清秀等等。

越南人多愛貓其實越南人本身也愛貓,當地就有很多愛貓人士,經常把養貓的照片上載互聯網,有時也會相約見面,交流養貓心得。河內也有開設貓咪咖啡店。但貓叫聲「喵喵」其實與越南語「貧窮」韻母是諧音,有越南人因此對野貓進入家中很忌諱。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1月28日星期五

中國新年:典故,由來,習俗


其 實對於新年的由來有很多不同的傳說,而其中以"年"為怪獸的流傳最為普遍。據說在古時,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經常欺壓村民,"年"的外形十分巨大, 不但擁有比大象還要粗壯的身軀,還有跟獅子一樣威武的頭,力大無窮的"年",只要一聲怒吼,便馬上山搖地動。"年"平日只捕捉百獸為食,但到了冬天,由於 動物冬眠,所以"年"無法找到食物,便唯有下山覓食。初時,"年"以獵食牲畜為主,但其後甚至吃人,令山下村民受到莫大滋擾。

而 有一次,當"年"走到一條村內,剛巧當時有兩個小孩正比賽牛鞭子,"年"忽然聽到半空中響起啪啪啪的鞭聲,即嚇得望風而逃。當它走到另一條村時,又看見一 個房子門口正曬著一件大紅衣裳,年不知這是什麼,於是又立刻逃離這個村莊。其後,"年"去到另一條村,當牠探頭一看其中一戶的家裡情況時,被屋內燈火通明 的燈光刺得頭昏眼花,於是立刻荒忙逃跑。

村民漸漸發現"年"害怕三樣東西,一是紅色,二是火光,三是響聲。於是到了冬天,當"年"又會再次出現時,村民便在家門前張貼紅紙,並留在家裡通宵不睡, 敲打出各種的聲響,當"年"要入村獵食時,只見家家戶戶都有紅紙及火光,於是嚇得拔腿就跑,從此年便走進深山,不再出現。第二天天一亮,村民便出門互相恭 賀,並殺雞宰羊設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1月27日星期四

农历新年食物所代表的意义


年夜饭应慢慢食用,(代表长寿),而且每一道菜都要嚐一口为吉。。。

围炉的菜肴要选有吉祥之意思为佳,必吃的菜肴如下例:

长年菜:所谓长年菜大都是指芥菜,台湾高屏地区则以带根的菠菜代表,
在除夕前一夜,将整株的芥菜用清水煮食,又称『隔年菜』。

在料理时,不去头尾,取意有头有尾,不加细切,取意绵绵不断。
总之,吃长年菜就是希望长命百岁。
吃的时候,长年菜也要一根一根先头後尾,不能横食,也不能嚼断而食,这表示对父母祝寿。

韭菜:韭菜台语『久菜』也是期望长寿之意。
茄子:代表活力,所谓『吃茄才会嬲佻』。
芹菜:表示赚钱轻松或勤劳。

火鸡:岁末之拜拜及年夜饭,一定要有鸡,鸡者『家』也。吃鸡才会『起家』,
如果买一只火鸡,用水煮熟,拜拜完後,将火鸡肉撕成一条条来吃,有如嘉义之鸡肉饭,夫妻、家人一起吃火鸡,代表『作伙起家』。
且『鸡火』代表『钱财』也。

豆干:吃豆干会做官。
肉丸:徵一切圆满。

:中国年俗吃鱼代表年年有鱼,年年有余,亦即年年均有剩余钱财。
一般人在年夜饭上,不敢吃鱼,把鱼留在盘上,留到年初一,表示年年有余。
若想吃鱼最好,大年夜要准备两条大鱼,一条吃到肚子,一条留到年初一,让肚子中有余也。

年糕:台语称为『甜粿』,代表『甜甜蜜蜜』好『过』年,年糕亦有『年年高昇』之象徵,糕与高谐音。

发粿:发椪,就自然能够发财走好运。
菜头粿:有『好彩头之意』。
菜包:讨个好彩头,希望有个好开始,以祈求金银财宝,富贵福禄滚滚而来,源源不绝。

花生:表长寿。
吃『豆』活到老老老,长命百岁也。

瓜子银杏栗子等:都是果实的种子,代表植物旺有好收成。

冬瓜糖糖果等:『甜』代表甜好过年。
甜点也表示希望甜甜好过年。

枣子:代表年年好,因枣与好押韵之说。
柑橘:象徵甘甜,年年甘,年年吉利。
凤利:引喻『旺来』。
多吃油炸食物,也象徵家运兴旺的意思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1月26日星期三

民俗專家:「福」字不宜倒貼


(東方日報)

每 逢 新 春 佳 節 , 家 家 戶 戶 都 會 在 門 上 貼 上 大 大 的 「 福 」 字 , 有 些 人 喜 歡 將 「 福 」 字 倒 貼 , 意 為 「 福 到 」 。 但 對 民 俗 文 化 有 研 究 的 中 國 文 聯 副 主 席 、 作 家 馮 驥 才 表 示 , 大 門 上 的 「 福 」 字 有 「 迎 福 」 和 「 納 福 」 之 意 , 而 且 大 門 是 家 庭 的 出 入 口 , 是 莊 重 和 恭 敬 的 地 方 , 所 貼 「 福 」 字 應 該 正 貼 , 不 宜 倒 貼 。

馮 指 不 知 緣 何 而 起 , 近 年 倒 貼 「 福 」 字 蔚 然 成 風 , 而 且 愈 演 愈 烈 , 但 不 是 所 有 「 福 」 字 都 要 倒 貼 , 尤 其 是 在 大 門 上 。

馮 驥 才 強 調 , 大 門 上 的 「 福 」 字 有 「 迎 福 」 和 「 納 福 」 之 意 , 而 且 大 門 是 家 庭 的 出 入 口 , 是 莊 重 和 恭 敬 的 地 方 , 所 貼 「 福 」 字 須 鄭 重 不 阿 、 端 莊 大 方 , 故 應 正 貼 。 他 指 出 , 在 中 國 的 民 俗 年 畫 中 , 沒 有 將 大 門 上 的 「 福 」 字 倒 貼 的 , 但 像 時 下 把 大 門 上 的 「 福 」 字 翻 轉 過 來 , 顯 得 頭 重 腳 輕 、 不 恭 不 正 , 有 點 滑 稽 , 有 悖 於 中 國 「 門 文 化 」 和 「 年 文 化 」 精 神 。

馮 驥 才 表 示 , 民 俗 傳 統 中 , 倒 貼 「 福 」 字 主 要 出 現 在 水 缸 和 垃 圾 箱 上 , 這 是 因 為 這 兩 處 的 東 西 要 從 面 倒 出 來 , 為 了 避 諱 把 家 的 福 氣 倒 掉 , 便 把 「 福 」 字 倒 貼 。

電 話 短 訊 拜 年 氣 氛 轉 淡
另 一 方 面 , 馮 驥 才 也 感 嘆 , 傳 統 節 日 味 道 變 淡 了 。 以 春 節 為 例 , 年 畫 、 鞭 炮 、 祭 祖 等 , 都 從 新 年 的 活 動 中 撤 出 。 有 人 說 , 如 今 過 年 只 剩 下 吃 年 夜 飯 、 看 春 節 聯 歡 晚 會 和 拜 年 , 而 拜 年 還 變 成 了 「 電 話 拜 年 」 、 「 短 訊 拜 年 」 。 馮 驥 才 認 為 , 「 春 晚 」 已 成 了 一 種 「 新 民 俗 」 , 它 有 三 方 面 符 合 過 年 的 要 求 , 包 括 家 庭 式 的 、 歡 樂 和 熱 鬧 的 、 熬 夜 式 的 。

有 網 民 表 示 , 「 『 倒 』 也 罷 , 『 正 』 也 罷 , 本 來 就 是 一 種 文 字 遊 戲 , 不 管 怎 麼 貼 , 只 要 自 己 心 舒 服 就 行 了 」 。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農曆新年一二三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新年,是指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中國人最隆重、熱鬧的傳統節日。農曆新年的歷史悠久,據傳起源於殷商時期。按照農曆,正月初一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大年初一。農曆節氣非常准,新年到,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
  
中國傳統文化中,過年時有一些固定的風俗習慣:
  
大掃除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濬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辦年貨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年初一走親訪友拜年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
  
年畫、燈籠和鞭炮
  
貼年畫和貼春聯都起於貼門神。年畫早在堯舜時期就已出現了。年畫中以門畫起源最早,它是由古時的門神畫演變而來的。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講究工整、對偶、簡潔,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新年,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願意精選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相傳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農曆新年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
  
閤家團圓,熬年守歲
  
農曆新年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年時都要回家歡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共享天倫之樂。
  
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過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敬神佛和拜年
  
待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上新年新裝,先敬神佛,再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游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過年才算真正結束了。

(轉載自明慧網)(h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1月25日星期二

過年啦~來看看新年的一點一滴

農曆新年~

以前的人都在門外掛著兩個門神的圖呢!

發糕~裂縫越多財富越多

我們最喜歡的紅包

年年有[魚]過年大家都要吃魚

 

舞龍舞獅在新年假期中是很重要的娛樂活動。

過年ㄟ傳說

於 過 年 的 來 歷 。 有 許 多 不 同 的 傳 說 。 其 中 , 以 年 為 怪 獸 的 說 明 , 流 傳 最 為 普 遍 。

相 傳 在 遠 古 的 時 代 , 我 們 的 祖 先 時 常 遭 受 一 種 怪 獸 的 威 脅 。 這 隻 兇 猛 的 野 獸 叫 做 「 年 」 。

年 的 頭 和 獅 子 一 樣 威 武 , 身 軀 比 大 象 還 要 粗 壯 。 力 大 無 窮 , 牠 只 要 一 聲 怒 吼 , 馬 上 山 搖 地 動 。

年 平 時 捕 捉 百 獸 為 食 。 到 了 冬 天 , 牠 找 不 到 冬 眠 的 動 物 , 食 物 短 缺 , 牠 就 下 山 騷 擾 民 宅 。 一 開 始 只 是 獵 食 牲 畜 , 到 後 來 甚 至 吃 人 。 百 姓 們 被 年 驚 擾 得 不 得 安 寧 。

時 日 一 久 , 人 們 逐 漸 發 現 這 頭 年 獸 的 弱 點 。 原 來 牠 害 怕 三 樣 東 西 , 一 是 紅 色 , 二 是 火 光 , 三 是 響 聲 。 因 此 人 們 就 想 了 個 辦 法 ,

到 了 冬 天 , 年 也 要 出 現 時 , 家 家 戶 戶 都 在 門 裡 還 通 宵 不 睡 , 敲 敲 打 打 的 弄 出 各 種 聲 響 。

這 天 夜 裡 , 年 正 要 進 村 獵 食 , 只 見 家 家 戶 戶 門 前 都 有 紅 色 及 火 光 , 嚇 得 回 頭 就 跑 。

人 們 看 見 年 跑 了 , 膽 子 一 壯 , 更 加 勁 的 敲 打 器 具 , 一 路 追 向 前 去 。 年 嚇 得 跑 進 深 山 , 再 也 于 敢 出 來 了 。

第 二 天 天 一 亮 , 大 家 高 與 得 出 門 互 道 恭 喜 。 還 張 燈 結 彩 , 殺 雞 宰 羊 , 飲 酒 設 宴 來 慶 祝 。

為 了 紀 念 這 次 的 勝 利 , 以 後 每 到 冬 天 的 這 個 時 間 , 家 家 戶 戶 都 貼 紅 色 的 對 聯 在 門 上 , 並 點 燈 燃 燭 , 敲 鑼 打 鼓 , 晚 上 通 宵 守 夜 , 第 二 天 早 上 也 互 相 祝 賀 道 喜 ,

這 些 習 俗 一 代 代 的 流 傳 下 來 , 就 是 現 在 的 過 年 。

起源

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臘祭);

一說最早在堯舜時就有過春節的風俗。農曆正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

(少部分情況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節日的時間相信和農業勞作影響有關;甲骨文金文中的字都有穀穗成熟的形象。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

年夜飯以後有發壓歲錢和熬年夜(守歲)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一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什麼是年獸?

一種傳說生物。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獅子身如壯牛的凶惡怪獸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裡,但逢新舊歲之交,

便出來糟蹋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莊裡為非作歹,被一家門口晾的大衣服嚇跑了。

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嚇得抱頭鼠竄。於是人們掌握了「年」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的弱點。

每至年末歲首,人們就在家門口貼紅聯、放鞭炮、掛紅,院子里燒柴禾、攏旺火,用菜刀剁菜肉,發出聲音,

把「年」嚇得逃回海裡,不再危害人畜。

除夕的活動

夕 是 一 年 的 最 後 一 天 , 具 感 恩 及 全 家 團 圓 的 重 要 意 義 。

當 天 下 午 , 家 家 戶 戶 都 要 辭 年 , 以 感 謝祖 先 及 神 明 這 一 年 來 的 保 佑 。

除 夕 夜 , 異 鄉 的 遊 子 一 定 會 趕回 家 團 聚 吃 年 夜 飯 , 即 使 未 能 回 家 吃 團 圓 飯 的 家 人 ,

也 要 替他 擺 一 副 碗 筷 , 以 表 示 全 家 團 圓

吃 過 年 夜 飯 , 是 小 孩 子 期 待 的 時 刻 , 因 為 可 以 拿 長 輩 分 賞 的 壓 歲 錢 了 。

接 下 來 全 家 一 起 守 歲 , 迎 接 新 年 到 來 。

正月習俗

一場,初二場,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下降,初五隔開,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原全,

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請子婿,十二查某子返來拜〈女兒歸寧〉,

十三食諳糜〈吃稀飯〉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十六相公生。

習俗滴介紹~

年初一的第一件事是祭祀祖先、敬拜諸神,之後家中的年輕人必須跟長輩「拜年」。

當天另一個重要活動,是穿上新衣走訪親朋好友,並祝賀「恭喜發財」;

此時,也是一個和解的好時機,所有的新仇舊恨都必須在年節時分暫擱一邊。而新年假期中另一個特殊景象就是舞龍舞獅,

我國自古就視「龍」為吉祥的象徵,並深信龍掌管降雨,因此舞龍可以保祐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此外,亦傳說龍跟獅子的頭可以驅逐邪魔。

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假如是新婚夫婦,丈夫必須伴隨妻子返家送禮。

根據一個有趣的傳說,大年初三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以後,家家戶戶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便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

此外,人們並在家中各處灑鹽、米,稱為「老鼠分錢」。

年初四,所有的歡樂趨於平靜。當天下午,家庭主婦準備祭品迎接灶神及他的隨扈從天廷返回。

灶神的歸來象徵著自由的結束,生活的一切又要回到神明的監視下。

因此,我國有句俗諺:「送神永遠不會太早,迎神永遠不會太遲。」

大年初五,新年的慶祝活動已接近尾聲,大夥返回各自的工作崗位。供桌上的供品都被拿下來,生活也漸漸恢復正常。

大年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所以人們會在庭院或寺廟的中央準備祭品為玉皇大帝慶生。

過年食物ㄟ簡介

如同其他的節日般,食物在春節期間亦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春節的飲食習俗除追求色香味俱全以便犒賞自己及家人,

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祈福並討個好兆頭。舉例而言,在除夕夜的年夜飯中,魚是不可或缺的重頭戲,因為魚象徵著「年年有餘」;

韭菜則代表「永久」;蘿蔔有「好運」的意思,而魚丸及肉丸則代表「團圓」。

此外,年糕意味著「步步高升」,水餃則因為形狀像金元寶,春節吃水餃意味著為來年累積財富。

過年會有誤差的原因

西洋的曆法中,只分春分、夏至,秋分與冬至四個節氣,對應太陽在黃道上,兩次穿越赤道與最北與最南的四個時刻,

以作為四季的中心。而我國農曆裡則把節氣分得很細,定出了二十四節氣,相鄰兩節氣對應太陽在黃道上運行15度。

它們的名稱大都反應物候、農時或季節的起點與中點,很明顯是以方便農耕為考量的曆法。

由於節氣實際反應太陽運行所引起的氣候變化,故二十四節氣為陽曆的自然衍生的產物,與陰曆無關。

地球繞橢圓軌道公轉,在近日點附近(冬至)的運行速度較快,而在遠日點(夏至)附近運行速度較慢,所以以地球的觀點,

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速度也是冬快夏慢,運行15度所須的時間自然有別,因此兩節氣之間所經歷的時間長短也不同。

冬天的節氣較密,而夏季的節氣較疏。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完全按迴歸年的長度。

為了調合迴歸年(陽曆)與朔望月(陰曆)之間的差異,農曆把二十四節氣中,雙數的叫中氣,單數的叫節氣,

而且規定每一個中氣標定在一個農曆的月份,例如雨水必定在正月,春分必定在二月,穀雨必定在三月,其餘依此類推。

另月名也必須和相對應的中氣相合。

朔望月一般比太陽在黃道上運行30度的時間短,故經過數月後,按朔望月排出來的月份,就有一個輪不上任何中氣,

而這個月在農曆裡就定為「閏月」,由於它沒有月名,所以仍沿用上一個月的月名,而稱為閏某月,

例如著名的1995年閏八月。此種置閏的方法,可以保持季節與月份相差不會太遠。

新年飲食的保健

一、攝取均衡的飲食,除了雞鴨魚肉外,記得準備幾道深顏色的蔬菜及水果

,補充纖維質與維生素。

二、烹調時,注意少油、少鹽、少糖的大原則,因為年節食物中的香腸、臘肉、

燻肉…等均為高鹽食物;一次攝入太多鹽量,會增加心臟、腎臟的負擔。

三、減少脂肪的攝取量,少吃油炸類的糕餅點心及肥肉,選擇瘦肉或魚;亦須

注意花生、瓜子、腰果、核桃的攝取量,因為此類食物均屬高油食物。

四、注意食物的新鮮與衛生。

五、避免暴飲暴食。

當然各類慢性病的病人,一定要記得平日的用藥,飲食要節制,避免病情惡化。

例如︰糖尿病人要注意甜食,勿吃脂肪過多的食物,保持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

高血壓病人宜清淡飲食,少吃香腸、臘肉、燻肉、板鴨、酸菜、雪裡紅…等,勿過量飲酒,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痛風病人勿喝酒,少吃油炸類食物。控制體重者,要特別注意甜食及花生、瓜子、腰果、核桃…等所有高熱量的食物。

腸胃不好的人,要少吃紅燒肥肉、年糕、酸筍絲、花生、瓜子、腰果、核桃…等不易消化的年菜;

少吃葷腥油膩或粗糙堅硬的食物,避免加重腸胃負擔。

結論

統 年 節 的 習 俗 雖 傳 承 了 數 千 年 之 久 , 其 就 現 代 社 會 而 言 , 仍 具 有 多 重 意 義 。

首 先 是 環 境 的 清 理 及 佈 置 , 可 加 強 居 家 衛 生 並 且 增 添 新 的 氣 象 ;

而 祭 祖 及 拜 神 , 反 映 了 中 國 人 一 向 所 講 求 的 孝 道 及 倫 理 , 為 感 恩 的 一 種 表 示 ;

除 夕 夜 圍 爐 , 則 達 成 全 家 團 圓 , 共 同 度 過 重 要 時 刻 的 願 望;

拜 年 、 回 娘 家 , 更 維 繫 了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情 誼 。

至 於 一 些 看 似 迷 信 的 禁 忌 , 其 實 可 視 作 前 人 維 繫 和 諧 , 調 節 生 活 的 方 式 。

因 此 將 年 節 中 適 合 於 現 代 生 活 的 部 份 善 加 保 存 , 並 發 揚 光 大 , 應 是 我 們 致 力 的 方 向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

2011年1月23日星期日

中国新年(春节)风俗与典故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掌管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小年这天晚上到玉帝那去述职,玉帝对这家的赏罚全在灶神的汇报了.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一说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说甜言蜜语;一说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坏话出不了口.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间仍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

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今年公历二月六日),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 “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禳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其中最有特点的还是守岁。

守岁 俗称“熬夜”,即除夕之夜,达旦不眠。传说,远古时侯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来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发现它的弱点是怕火光,怕声音,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烧青竹,使其发出爆响,年这个怪物也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从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习俗。不过,守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包饺子,而且还必须包素馅的饺子,这是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安顺利”。还有人在饺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着长寿。

注意,守岁还有不少禁忌,如禁扫地,过小年时,平时很难触及的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而进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乱也不能扫,习惯上认为那样会“破财”。再如,禁用剪刀,禁说“没有了”凡此种种,都是人们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Real time visitors:
copyright (c) 慈仙壇 2009-201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