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京城祟文門外花市的居民,都以種植花草為生。這其中有個年輕的女子,和父親一起生活。父親久病不起,女兒全心全意照顧父親,嘴上不斷的寬慰父親,但心底卻為父親的病暗暗擔憂。
一天,這位苦女聽說鄰居的大嬸約了幾位女伴,準備一同去往「了髻山」的廟宇進香。苦女向她問道:「大嬸,請問:去了髻山進香,能不能使我父親的病變好呢?」鄰嬸說:「只要你誠心祈求,就一定有靈驗的。」
苦女又問:「從這裡到了髻山去,相距有多遠啊?」鄰嬸答道:「有一百多里遠。」
苦女再問:「那一里有多少步啊?」
鄰嬸又回答說:「一里有二百五十步。」苦女牢牢的記在心裡。
從這天開始,苦女每天晚上,安置父親入睡後,她就點燃一炷香,心裡默默的算著步數里數,繞著院子,邊走邊磕頭,向神靈解釋自己身為女兒,因需侍候病重的父親,不能到山上去朝拜的原因。就這樣持續了半個多月,天天如此。
按照慣例,凡到每年的四月,王公貴族都會到了髻山去祭拜碧霞元君,以雞叫時上頭炷香為最佳。所以凡是上頭炷香的,經廟裡主持人的安排,必定是大富大貴的人家,平民是沒有這個份兒的。
一天,王宮太監張某前往廟裡進頭炷香。不想進入殿門,卻發現已有香火在爐中了。張某大怒,責難廟主:「這是怎麼回事?我出了錢,為何不把頭炷香的機會預留給我,卻又安排了別人?」廟裡的主持人也很覺得奇怪,說:「大殿早晨不曾開門,不知道這炷香是如何上的啊?」張某說:「這一次就既往不咎了,明天早上我再來上頭炷香,你一定要等我,再不可讓別人先上了。」廟主連連點頭稱是。
次日才四更天,張某就來到廟裡,但是進殿一看,爐中已經又有香火了!只見一位女子正伏地祈拜完,聽得人聲,一轉眼就不見了。
張某說:「神靈面前,難道鬼怪豈敢公然出現來作祟?這其中必定是有什麼緣由。」於是在二山門外,把剛才所見到的情形,告知各路香客,並詳細敘述其所見女子容貌衣飾。要求追查出來。
旁邊有一個婦女聽了,沉思了一陣,說道:「根據大人所述,這女子的打扮和形象,很可能是我鄰居家的苦女。」於是就訴說了這女子侍候病重的父親,在家為父親上香祈禱的事。
張某聽後感歎說:「有這樣的孝女,難怪神也被感動了!」張某進完香後,就策馬前往那位苦女家,給與她厚厚的賞賜,並認她做了義女。不久這位苦女父親的病也好了。由於得到那位太監對她家的照顧,苦女的家境也有好轉。後來苦女嫁給一位富商做妻子,父女並全家的生活都很幸福。
Real time visitor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